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9篇)

时间:2023-07-13 09:20:03 来源:网络

篇一: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尊敬的领导、各位代表:

  我司法局在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在2023年,建立了完善的法治政府建设体系。下面,我将向大家作一份关于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一、整体情况

  在国家倡导的“法治中国”建设大背景下,我们司法局坚持把法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部门建设

  在人才方面,我们加强机构编制工作,通过竞聘、考试等方式,选出专业素养强、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好的人才进入司法局,并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各项工作的需要。

  在工作方面,我们重视基层服务工作,根据群众需求,增加专业巡回服务,建立“最多跑一次”服务网站,使群众无需跑多个部门,只需要来到司法局就可以完成大多数工作,减轻了群众的负担,提高了行政效能。

  在制度方面,我们加强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完善在各个环节中的相关规定和制度,使具体落实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整个部门运作的质量。

  三、社会效益

  我们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提高了司法公信力和工作影响力。例如,每年组织“法律知识宣传月”、“法律讲座”等系列活动,使人民群众了解法律、遵守法律,成为自我保护、申诉维权的积极主体。

  我们在处理案件方面,更加倾向于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在信访方面,我们加强信访工作的规范化指导,尽力以最快的速度对每一份信访文件做出及时的反馈处理,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四、总结

  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和矛盾,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我们将坚持在法律法规上严守底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助力社会发展进步。五、未来展望

  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机构,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充实队伍力量,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使队伍更加具有执行力和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一系列政策法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司法局的作用。

  三是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管理,做到精准服务,为职能部门提供全方位、多角度问题解决方案,使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系统、科学。

  四是加强对干部的培训,提高司法局干部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法治建设注入新的思想和动力。

  六、结语

  司法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中,我们分享了过去几年来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重要发展。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成果是以劳动和汗水为代价的,未来也会继续努力,并期待未来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更多的卓有成效的成果。我们信心十足,期待能够与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美好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是一篇关于2023年司法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背景和现状;二、成果分析;三、问题分析;四、改进措施和未来展望。

  文章从司法局的角度对法治政府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法治政府建设在司法局内部的重要性和意义。文章强调了司法局过去几年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包括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对信访工作的管理、加强了对干部的培训等等。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如存在的工作流程不畅、部门间协作存

  在困难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司法局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首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及内部管理制度;最后,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管理,精准服务,为职能部门提供问题解决方案。

  总之,本文着眼于司法局的角度,对司法局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重大成果和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未来的改进措施和展望。文章的主旨在于倡导充分发挥司法局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美好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2年司法局法治文化基层行工作总结报告【完整版】

  司法局法治文化基层行工作总结报告

  2023年,县司法局立足实际,不断创新理念,丰富载体,重点在新媒体普法中打开突破口,充分发挥互联网、微信、融媒体等新兴载体优势,并立足地方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通过多种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高质效的法治宣传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认真总结梳理“七五”普法经验做法,按照中央、省委、州委、县委重大决策部署,以问题导向,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持久推进“法律七进”。探索将“法律七进”从“法治宣传七进”向“法律服务七进”拓展延伸,并最终实现“依法治理七进”。开展法律服务送进机关、学校、寺庙、乡村(社区)、企业(单位)活动,寓法治宣传于法律服务之中,实现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的有机融合拓展。

  截止目前,共开展法律进乡村(社区)143场次,累计覆盖人数__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制品8869份,累计解答法律咨询101人次;开展法律进寺庙14场次,累计覆盖人数81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制品76份,累计解答法律咨询6人次;开展法律进学校20场次,累计覆盖人数2605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制品3634份;法律进机关18场次,累计覆盖人数658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制品626份,累计解答法律咨询4人次;法律进企业(单位)7场次,累计覆盖人数171人次,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制品411份。

  一是巩固存量。

  开通以法治电台“小巴说”为特色的“司法”微信公众号,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向公众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提高法治宣传的灵活性、趣味性。并在持续引流上深下功夫,通过街面宣传,互动普法等方式,引导更多群众关注公众号,以求形成一批较为固定的普法受众群体。

  二是力求增量。

  精心打造“云上”app司法窗口,在内容上保持与“司法”微信公众号做到同步更新。依托融媒体大平台优势,使推送的法治动态、法律法规、公共法律服务资讯等内容,在浏览量上取得了指数级增长,进一步拓宽了法治宣传教育受众覆盖面。

  一是依托普法品牌。

  充实多方力量组成县司法局“洞噶波”法治宣传队,依托片区法律服务工作模式,以青少年、农牧民、寺庙僧尼、外来务工人员等为精准普法对象,分类、分众开展法治宣传,持续深入推进“法律七进”活动,进一步拓展法治宣传教育触角的延伸。

  二是创新普法内容。

  在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前期,主动收集梳理普法对象的需求,建立台帐式问题库、分类整理汇总、“量身定制”差异化的法治宣传内容。整合律师、公证员等专业力量参与到法治宣传过程中,通过“对象提问、现场答疑、互动交流”的方式,探索从传统“法律七进”向“法律服务七进”的新路子。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

  通过制作永久性大型户外广告、建立寺庙(乡村)法律图书角、定制法治宣传制品、打造法治文化广场(长廊),在城区加油站融入法治文化元素、征集法治文化作品、宪法主题征文、发送普法短信等多种形式开展“直观化”、“启发式”普法,努力扩大法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和渗透力。

  二是丰富作品创作。

  深入基层调研,收集身边典型案例,充分融合地方文化与民族特色,组织创作法治微电影《心房》,法治微视频《法润绿色梦》,原创音乐mv《法治民安》,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网站、户外显示屏等平台进行推送展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寓教于乐。一改人们对法治宣传略显枯燥的传统印像,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能贴近群众生活。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利用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日、周、月等重要节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展览等活动;积极对接团县委、县文旅广新局等部门,利用各类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

  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团体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篇三: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司法局的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

  “六五”普法规划,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法治吴桥,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近年来,吴桥县司法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各项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倾力打造法治吴桥。

  一、在增强法治文化建设合力上求突破

  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调整充实普法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六五”普法规划,明确工作职责。全县普遍建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宣传、文化、广电、新闻等单位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形成了权责分明、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为全面普及法律知识,推动法治实践提供扎实的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纵横联动,努力解决法治文化建设基础弱、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等难点问题,积极探索“企业运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百姓受惠”的法治文化建设新模式,加强与文化单位等专业团体之间的内外联动,形成法治文化建设合力。今年来,共召开法治文化部门协调会议5次,征求意见15条。三是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完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将法治文化建设列入其中,特别是围绕阵地拓展、活动开展、载体创新等法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考核要求、量化指标,落实责任和奖惩,推动各部门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持续开展。二、在拓展宣传辐射面,浓厚氛围上求突破

  (一)扩大宣传辐射面,积极营造法治文化浓厚氛围。连续两年开展“普法宣传月”活动,印制了“六五”普法宣传读本、农民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两委”干部学法用法读本(漫画案例版)、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分为小学漫画案例版、初中漫画案例版、高中漫画案例版三种)5000余册,印制宣传单10万份,购买普法宣传挂图200张、资料袋4300个,制作流动展牌14块。宣传活动以乡镇为单位,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一是搞法律培训12场次,培训普法骨干800余人。面对面讲授与广大群众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知识,对象主要是乡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二是赶法律大集22场次,受教育群众达近10万人。现场发放普法资料、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送法进乡村、进市场;三是送法进校园40余所,赠送法律书籍2000余册,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别赠送小学、初中、高中法律知识读本;五是送法进企业16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50多个,组织律师、公证员、法援人员走进工

  厂企业,赠送法律书籍,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六是在电视台开办“以案说法”栏目20期,邀请执业律师、公证员及公检法部门的领导走进电视直播间,通过身边的具体实例答疑释惑。这样大规模的法制宣传活动,扩大了法治文化的传播,在全县营造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浓厚法治氛围。

  (二)以点带面,着力建好法治文化示范点。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在于集镇西街创建法治文化广场和“普法走廊”、“普法调解室”。广场设立普法橱窗、村务公开栏、法治墙画等;“普法走廊”向农民展出涉农法律案例,并配以通俗易懂的法律条文讲解,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普法调解室”有司法局捐赠的300余册法律书籍,方便周围群众阅览、借阅,同时每天有一名村“两委”成员值班,可以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难问题,调解民间纠纷。除此外,还在宋门乡辛镇店村、桑园镇田庄村、县城新兴社区等地设立普法橱窗,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在全县320个村街设立“普法书屋”、绘制“普法墙画”,同时,还利用县城杂技艺术中心广场电子屏,每晚播出带有法制内容的短语、警句和普法口号,极大提高了干部群众及周边村民的法制意识。(三)协调联动,搞好“节点”专场宣传。依托特定节日、纪念日为平台,与相关部门联合,共同开展法治文化活动,近年来在“三八”妇女节联合县妇联开展“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3场次,每年4月与税务部门联合开展“税法宣传月”活动3场次,在“六一”联合县教育局和学校开展普法手抄报、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活动12场次,在“”全国土地日联合县国土资源局开展图片展览2场次,全国法制宣传日联合各执法部门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2场次。

  三、在丰富法治文化建设内涵上求突破(一)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机关文化建设结合。结合各单位的办公环境,采取宣传栏、政务公开栏、电子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法治文化融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之中,让广大干部职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尽享法治文化的熏陶。目前拥有机关宣传栏42处,电子屏15处。(二)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民俗文化结合。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注入法治元素,运用小品、快板、?ahref=http:///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党⑾嗌⑷浒氲刃问剑ㄖ挝囊昭莩觯逊芍锻ㄋ谆逊晒娣吨惫刍诖航诨蚺┫屑窘谧橹诜岣蝗褐谖幕?ahref=http:///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的同时,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增强法制观念,从而使法治理念深入群众生产生活。近年开展法治文艺演出32场次,参与

  演出群众达700余人。(三)注重把法治文化与社区群众文化相结合。在社区广泛建立法制图书室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社区,打造以墙体漫画板报、法治宣传橱窗相结合的法治文化阵地,使居民能够出门见法治、抬头看法治、茶余饭后议法治,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有效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目前全县共建立法制宣传橱窗120多个,普法书屋163个。(四)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校园德育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校园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把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安全防护教育紧密结合,让法制教育进课堂、法律知识进头脑、遵纪守法进行为,使广大中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和熏陶。广泛开展“争做知法、懂法、守法好学生”为主题的“送法进学校”活动,近年来,开展校园法制图片展活动26场次,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普法主题班会68次、法治征文比赛2次、法治演讲活动8次。(五)注重把法治文化与企?ahref=http:///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党闲盼幕痉镀笠怠贝唇ɑ疃浔敢幻凳傲鲆还こ獭保嘟岷稀;矗航埂俺闲攀胤ㄊ摇⑴⒁桓銎笠捣ㄖ伟旃煞窳晒宋省⑸枇⒁桓龇ㄖ菩挂淮畏承骸⑽⒉ɡ浮⒎⒎乓徽欧勺裳∩希疃悼ā⒚扛鲈惫擞梅ㄖび幸槐酒辗ㄖ抖帘尽⒍ㄆ诳菩暧镅浴⑿蓟尽⑼却T诔导洹⒊侄位⑹只卣剐滦嗣教宸ㄖ挝幕⒐餐⒄?a蟮兀纬梢云笠低榷嘀衷靥迤胪凡⒔href=http:///target=_blankclass=infotextkey>的“企业法治文化”宣传体系,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法”的存在。目前拥有固定普法宣传栏的企业32家,拥有企业网站的8家,聘请法律顾问的企业55家。工作思路及建议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非司法行政部门一家能为。根据目前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要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文明法制建设的大局中,寓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务,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使法治文化成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品牌。健全责任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建议由政法委牵头,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活动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干部应把法治文化融入管理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要积极探索社会动员机制,组织司法、行政执法机关以及从事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

  的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勇挑重担;招募志愿者引导群众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引导媒体积极承担起公益性法治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努力形成各方面踊跃参与的局面,为建设法治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动力。2、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应该在法制宣传工作中加大法治文化的含量,通过倡导和组织各种法治文化活动,使人们在参加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法律知识的传播和法治思想的熏陶,全方位的传播法治精神。并根据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员构成,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市民,分专题有侧重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坚持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想结合的方式,法律宣传与法制实践相结合中。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员依法办事、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能力,着力提高社会各方面人员依法维权、依法处置矛盾纠纷的能力。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担起开展法制宣传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开展司法和执法领域的依法治理,将司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以及人民调解与法制宣传有机结合起来,将群众“要说法”解决自身涉法问题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文化的过程,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互动性、针对性。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渗透力和感染力,促进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3、要加大投入,广搭平台。法律知识是法治文化的基础,也是公民法律素质的基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与普法活动紧密结合。要加大普法工作资金投入,注重法治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法治书画、图片展示及各类法治文艺创作演出团体,让法治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之中。再是加强法治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普法宣传力量,要组建普法讲师团队、普法联络员队伍及各类法律服务志愿者组成的普法宣传队伍。

篇四: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今年以来,院上镇政府根据20XX年莱西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府法制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严格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现对我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进行自评,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法治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要深入人心,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常态,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达到。20XX年我镇通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的法治培训、宣传活动,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宣传车、演讲活动、散发传单及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扎实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使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各类人群。利用村级远程教育平台,认真组织各级干部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镇计生办利用计生干部下村的机会,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长抓不懈;镇综治办、司法所通过开展“法制进社区”普法宣传及矛盾纠纷排查,激发了村级组织及广大村民学法、懂法、讲法、用法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和社区稳定和谐;镇妇联联合司法所、镇教委在社区、村庄、学校推进妇女儿童权益维护、《反暴力法》等的宣传。今年结合市司法局的安排部署,充分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各社区配备法律顾问,群众前

  来咨询,对政府这项工作表示满意。市总工会也安排了一名律师定期前来帮助工会职工提供咨询服务。

  (二)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政府建设更上一层楼

  政务公开是我镇服务群众的一个得力平台。今年,我镇着力抓好政务公开栏、“和美院上”微信公众号等网站的建设,及时更新政务公开栏目信息,及时发布政务信息,着力抓好部门办事流程的信息公开,进一步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方便群众来访办事。民政、经管、建委、安监、计生等部门办事流程均上墙公示。我镇统一为各村社区制作了宣传橱窗和宣传栏,方便村民更好的对村务进行监督,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

  坚持依法办事,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方面,坚持做到严格、依法、公开、公正的原则,按有法依法、无法依政策、无政策按惯例、无惯例请示领导的行政效率规则,严谨地开展各项依法行政工作,工作实效明显,行政执法工作规范有序。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性化、合法化的原则,上门做思想动员工作,使工作内容合法、程序合法,顺利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既保障了农户的切身利益,又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去年以来开展了违章建筑拆除专项整治大行动,加强了违章建筑巡查、专项检查和督导、教育工作,辖区违章建筑基本拆除完毕。

  (四)妥善处理好群众信访工作,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妥善处理群众信访工作,彰显法治政府本色。依托市政府的政策引领,院上镇的社会经济正在迅猛发展,因征地、大沽河治理等引起的社会问题及矛盾纠纷也逐渐增多,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努力加强信访工作,制定了以教育、疏导为主的工作思路,以解决重点疑难问题为突破口,落实了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变上访为下访的预防措施,明确了重点案件领导包挂、镇村干部分级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在信访工作中,严格执行《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维护信访秩序,落实信访责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教育、行政等手段,依法、及时、合理、有效地处理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确保辖区内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二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今年,我镇各行政执法部门主动出击,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同时进一步加强完善镇、社区、村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处置、督办和考核机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行动态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有效提高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注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紧密结合,发挥“大调解”机制的作用,妥善处理把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三是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设扫黑除恶办公室开展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制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健全群众动员机制,加大宣传声势,广泛组织发动群众举报黑恶痞霸违法犯罪线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综合治理措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院上镇在莱西市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绩。

  (一)法治培训促提升。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学习,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理念,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为政务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组织班子成员及中层学习了《宪法》、《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制度完善促改善。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各执法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有章可循,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失职、党职和不廉洁行为发生,树立严格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三)监督明晰促规范。围绕规范行政权力的正确运行,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加强政府法治监督。全面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推动了行政执法的规范化。

  (四)法律顾问促稳定。进一步发挥法制部门作为镇政府机关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为加快我镇经济和城镇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我镇同山东青岛众诚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同,涉及经济、信访等事项都进行了咨询。

  (五)依法行政促和谐。行政效能得到了提升,依法行政成效显著,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绝大多数都得到了有效落实,各村社区治安环境、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等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建设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我镇通过全面整改,使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惩处,预防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和美院上”建设过程中,我镇加强执法力度,开展整洁通畅有序大行动,整脏治乱,对辖区内加油站、木材厂、养殖场等易燃易爆生产企业、重大污染源企业进行全面摸查和大检查,确保群众满意并支持安全生

  产监督,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三、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二是依法行政相关制度有待完善。三是极少数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意识还不强,在实际工作中轻法制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真正把依法办事落实到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依法行政水平不高。四是各下属部门单位、各社区、村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加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水平,推进现代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继续加强法制培训、加强普法教育,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意识

  一是要深入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领导干部要通过加强自身的法治教育和学习,牢固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的观念,在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协调处理矛盾纠纷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建立并坚持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定期对其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和法律业务素质,增强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社会的依法行政。二是要抓住群众的普法教育不放松。紧紧抓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这个“死角”,加大对法制宣传经费投入,积极改善法制宣传必备的通讯、交通工具,利用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依法行政,让群众知法、学法,增强他们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从侧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加强政务信息透明度、强化行政监督

  建设法治政府的最终目的是执政为民,而要取得群众的支持理解,更好的开展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度。向群众公开各行政行为的法律政策依据、具体的办事程序,利用各种渠道公示依法应当公示的材料,提高政务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创新方法,着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要找准切入点,打好法制工作基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政府法制工作队伍。要在镇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以信访、综治、纪委为主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和对违法案件的处理。高标准严要求的配备法制工作队伍,制定法制工作人员素质培训计划,逐步实现人员专业化,办公自动化,办事程序化,处事高效化的目标。二是要寻找落脚点,解决依法行政难点问题。严格执行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三是要寻找根本点,发挥参谋、监督、助手作用。加强政府决策调研,探索思考政府职能转变及体制改革等前沿问题,拓宽依法行政的思路探索解决政府及部门工作中的行政执法问题,发挥助手作用,为政府工作分忧。

  (四)完善社区村庄的法治制度,加强普法教育,为建设法治政府打下坚实基础

  由于我镇各社区、村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观念、法治意识和法治教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镇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在今后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我镇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各村、社区依法行政规章制度。要结合不同村社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完善村社法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村社法治管理体制。

  (五)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的相关制度,加强廉政建设

  在接下来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我镇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和制度,紧紧围绕“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法治政府的总体建设目标,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务服务系统,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改进行政执法;完善政府内部监督,强化重点领域监督,从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府的廉洁廉政建设。

  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在新的工作起点上,我镇全体干部职工将凝聚共识,齐心全力,为建设“和美院上”、“法制院上”、“平安院上”继续奋勇前进。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篇五: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XX县司法局开展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情况汇报

  我司法局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委的政策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对乡村振兴有关工作的专门研究和部署,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有关工作,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司法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配合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司法工作本身具有严谨、规范、公正的特点,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局积极服务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严格依法办事,维护土地产权,促进农村经济升级。同时,对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加强调处,促进妥善处理。

  二、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为让乡村群众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法律,我们司法局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发放法律知识手册等方式,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同时,加强普法宣传,鼓励广大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加强司法援助工作

  我们司法局坚持以人为本,为广大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援助服务。积极协调有关各方面资源,为农村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司法援助,为农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周到、更有效的服

  务。

  四、推进法治村建设

  我们司法局积极推进法治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同时,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基层法治建设,为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加强工作机制建设

  我们司法局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优化工作机制来推动乡村振兴有关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不断加强团队凝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有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们司法局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有关工作为重点,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为推动县域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

  我们司法局坚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即使在偏远地区,我们也尽力让人们了解他们的权利和责任。我们为签订合同、积极争取赔偿等方面提供帮助,确保广大农村居民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

  七、改善农村司法环境

  我们司法局认为只有改善农村司法环境,才能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农村三疾病进行了重点治理,即农村住宅、建筑和桥梁的安全、合法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的开发

  和维护工作。同时,我们不断完善农村司法服务体系,提高司法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司法服务。

  八、推进农业法制化

  我们司法局积极引导农民遵守法律、理性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

  推进农业法制化的进程,帮助农民增加收益和提高生活水平。目前,我们已经为农民提供了大量有关法律知识,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九、加强司法信息化建设

  我们司法局始终坚持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实现司法资源在乡村振兴中的快速共享和处理。此外,我们还在农村开展了普及法律知识的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并把这些宣传工作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

  总之,我们司法局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通过加强法制宣传、司法援助、法治村建设、法律援助、改善农村司法环境、推进农业法制化、加强司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将继续发挥司法工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的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良好的乡村环境建设,助力实现全县乡村振兴大业的崛起。本文主要介绍了司法局在乡村振兴中的工作和贡献。从法制宣传、法治村建设、改善农村司法环境、推进农业法制化、加强司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

  手,提高了乡村司法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司法服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使农民在签订合同、争取赔偿等方面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司法局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不断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优化服务流程,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良好的乡村环境建设,助力实现全县乡村振兴大业的崛起。司法局将继续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为推进乡村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六: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司法局法治村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科学指导和本镇各有关单位通力协作共同努力下,积极采取措施狠抓创建工作落实,确保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创建活动的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镇委、镇政府主要领导对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工作高度重视,切实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程,做到认真研究,狠抓落实。一是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机构,分工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求定点村(社区)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使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形成网络化、联动化,为创建活动有序、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做好创建活动经费保障。为确保“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有效开展,健全完善村(社区)硬件设施建设,镇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拨出专款用于创建活动工作。并要求定点村(居)也要采取齐出一点的办法落实创建活动的经费保障,使村(社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三是强化目标管理,把创建活动工作列入绩效考评。镇党委、镇政府专门把创建活动工作进行分解,列入各有关部门工作目标管理体系,并在年终时与其它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评比。2、深入动员,抓好部署。2018年3月,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召开镇党政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对全镇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动员。明确“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的指导

  思想、基本原则、具体标准、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定点村(社区)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抓好“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的动员部署工作,并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分工专人负责,层层落实责任,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打牢思想基础和组织准备。并对全镇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的有关事项和具体标准进行细化讲解,便于村居进一步明确“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内容、程序和要达到的目标,为创建活动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抓点示范,全面推进。我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一开始,我们就确定了水北村、社区为试点单位。在抓点示范工作中,镇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镇司法所、镇民政所的责任人,先后深入试点单位具体指导,并着重在强化硬件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建设上做文章,在增强法治意识上见成效。通过实施有效指导,两个试点单位的创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规范。4、督导检查,目标管理。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的发展与稳定。为此,镇党委、镇政府把“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纳入综治工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之中,实行目标管理。并同平安村、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终有检查验收,逐级按照“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申报,逐级把关,最后由镇依法治镇领导小组办公室、司法所、民政所根据申报情况检查验收,对达到标准要求的村报请县委、政府或上级命名,否则不予命名。二、创建活动主要成效“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使我镇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广大村民学法用法,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现代法治观念进一步树立,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全县22个村(居)民委员

  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健全,村(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职责明确,职能作用能有效发挥。二是民主选举规范有序。全县22个村(居)换届选举实行了公推直选,选举程序合法,选举秩序良好。一大批年富力强,懂法律、善管理、公道正派、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被选入村两委班子,成为村民信得过的致富带头人。三是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如村背村切实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各项制度,村上重大事项都能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决定,“一事一议”制度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四是民主监督有效施行。经过“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开展,镇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带头依法接受监督,给依法治村工作做出了表率。全镇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实行村务、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对土地审批,计划生育第二胎审批,优待抚恤金的发放,村组集体经济项目承包经营,财务收支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公示,建立了财务公开制度,每年定期4次向群众公布账务,群众十分满意。五是法制宣传教育深入人心。经过“五五”法制宣传教育,广大村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村干部遵纪守法、依法依章办事。广大村民自觉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遇事找组织,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群众越来越多。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六是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作用明显。全镇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化,各级调委会各项制度落实。坚持每周一次对村民的矛盾纠纷,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进行排查,及时发现纠纷苗头和事故隐患,有效防止矛盾激化。农村建立了群防群治组织,形成了村、组防范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有效预防各种违法犯罪,及

  时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七是农村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明进步。目前,全镇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的定点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农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基层干部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七: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情况汇报

  我们**村地处**集镇街街道,现有11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120户,其其中农业户782户,城镇户户338户;总人口44555人,其中农业人口28711人,城镇人口1584人。。全村共有土地2500亩。。

  我们**村过去民主法制制建设的基础很薄弱,由于地地处三县结合部,工农混居、、人员复杂、人多地少,石膏膏矿外来务工人员多、农民无无地可种。是一个管理难度较较大,问题较多的集镇村。22008年初,村里重新选举举了村两委班子,新班子上任任不久就在市、区司法局、民民政局的指导帮助下,开展了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活动几年多来,村里的物质文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面面貌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下面面,把我们的认识和做法向各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加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度,是实现依法治村的根本保保证

  一是成立了依法治村的的组织机构,两委班子成员分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每人包包保一个村民小组,确保依法法治村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建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按按照省里的创建标准和市里的的考评细则,我们建立了人民民调解委员会制度、财务管理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农民民宅基地审批程序、村民自治治章程等10余项规章制度,,健全了各种工作簿册,确保保

  了全村的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有章可循、有案可查。

  二、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育,提高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的的法律素质,实现依法治村

  首先就要加强对广大村民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集镇建建设征地时,我们组织村民学学习了《土地法》、《信访条条例》等法律知识,依法解决决了村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访的问题。在处理婚姻纠纷、、家庭纠纷、计划生育、土地地承包等问题时,组织村民学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全全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办理。。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又减减少了干群之间的矛盾,问题题解决了,干群关系密切了。。目前,我村的广大村民与村村干部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三、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民主决策

  开展创建活活动以来,我们每年都定期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每年年初初由村委会向全体村民代表公公布全年工作目标规划,征求求村民代表意见;半年召开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村委汇报报上半年工作,提出下半年工工作目标;年终召开村民代表表大会,村委会向全体村民代代表汇报全年工作。

  四、坚坚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为村民早日致富奔小康服务务

  新班子组建以来,我们为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农民增增加

  收入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我们首先改变了**街道的旧旧面貌,现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公楼,有标准的大小会议室和和办公设施。每年组织部分养养殖户和种植大户去外地考察察,学习科技致富本领。在村村里定期为农民播放科技致富富录像片,进一步丰富他们的的科学知识。近年来,我们为为村民修筑水泥路街道17000多米,基本实现了户户通通,切实解决了农民卖菜难、、运货难等问题。

  五、认真真做好民事调解工作,为村民民创造一个稳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

  由于我村属三县县交界,人口混居较多,且流流动人口数量较大,给我们的的治安管理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难,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我们们首先对重点户、重点人做好好排查工作,对易发生的矛盾盾事件做好预防。对随时发生生的民事纠纷,及时做好调解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

篇八: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助理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开题报告

  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助理乡村振兴战略

  调研开题报告

  ------区司法局

  **一、调研选题的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把依法治国理念贯穿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去,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办事能力,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法律进乡村’活动,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不断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健全乡村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以法治为保障,促进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把“法治”理念贯穿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去,努力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19年11月8日,司法部下发《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体现出党中央对当前法治乡村建设的高度重视。

  二、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当前,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法治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农村党组织依法办事能力显著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不断提升,以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法律服务工作站--“一村一法律顾问”三级网络平台为依托的乡村公共法律体系基本建成,基本满足乡村干部群众法律服务需求,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谐稳定,依法治村理念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在法治乡村建设工作中,我们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是针对乡村基层的普法宣传形式多样化、多元化、针对性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

  二是对乡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对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现象;

  三是在满足基层群众对法律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上还有差距,“法治进乡村”活动还要加大力度等。通过调研,发现和解决当前我区法治乡村建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促进和提高基层党组织依法办事能力,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三、调研的主要内容

  (一)

  当前我区法制乡村建设的现状。

  1、当前我区基层党组织依法办事的能力。通过调研,了

  解基层

  党组织在党建工作、村务管理、财务公开、重大事项民主协商、工程对外承包、“三资”管理等重点工作中是否遵守法律程序、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开展监督等。

  2、当前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通过调研,对街道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情况、“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乡村法律服务资源配套情况、乡村法治文化建设情况等进行能效评定,看是否满足当前乡村法律服务需求。

  3、当前我区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通过调研,了解和掌握全区司法行政和法律服务资源配置、服务平台、工作开展、取得实效等方面的情况,看是否满足党中央制定的法治乡村建设的标准。

  (二)当前我区法治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及时发现我区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制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高的问题,向基层干部群众了解目前在依法治理方面,特别是制度建设、规范程序、民主决策、群众自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刻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背景和原因。

  (三)解决当前我区法治乡村建设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1、在制度建设方面,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找

  出无法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征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有效改进各项涉及依法治村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2、在服务需求方面,根据基层干部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当前法治建设的成果与基层干部群众的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完善和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3、在工作实效方面,根据当前法治乡村建设过程中,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作风、工作水平、履职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找出适应新时代工作要求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切实满足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根本需求的工作措施和手段。

  2019年11月10日

篇九: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关于县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2018年协商调研监督计划安排,4—5月,县政协社法委在王安琳副主席的带领下,会同县委政法委、县综治办、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就我县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情况,深入岳阳、城北、长河源、李家、镇子、南薰等乡镇及12个行政村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赴湖北省十堰市、武汉市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将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平安和法治安岳建设、深化“七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及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相结合,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村务公开等制度,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村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基层法治责任落实。县委政府坚持把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工作纳入全县工作大局来谋划和推进,出台了《关于安岳县创建四川省法治示范县的决定》,制定了《关于安岳县创建四川省法治示范县工作方案》,对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工作体制机制。目前,乡村两级均成立了相应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村居健全了综治维稳室、调委会、治保会建设,聘请了法律顾问,成立了联合巡防队等,基层治理预警机制建立,群众表达诉求渠道顺畅,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落实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强化督查指导,基层组织网络完善。民政局着眼健全完善基层法治组织,加强对基层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的督查指导,实现了全县926个村52个社区全部依法民主选举。加强对新当选的“两委会”班子法治和党建工作培训,形成了党组织领导、村(社区)委员会组织实施、村民监督委员会参与的自治机制。

  (三)强化日常管理,基层民主决策规范。围绕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全县村级事务决策从议案的提出、受理、议定和实施都纳入了规范化、程序化轨道;村(居)民重大事项民主议事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制度健全,档案台账齐全完备,村(居)民参与村(社区)事务管理意识普遍增强。

  (四)强化村务公开,基层民主监督有力。全县基层村(社区)均设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建了村务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监督小组,实现了村务公开内容明细化、公开时间统一化、公开程序规范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过程动态化,确保村务决策落实有效。

  (五)强化阵地建设,基层法治创建有效。县依法治县办、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活动的通知》,按照村(居)组织健全、民主建设制度完备、法治建设扎实有效、法治宣传广泛深入、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措施到位五项指标要求,精心组织开展了法治乡镇和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推动形成了“组织管理规范、民主制度健全、法治宣传深入、治理措施到位”的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局面,我县被国家表彰命名为“全国法治县”,城北乡柳溪村、白水乡飞山村被国家表彰命名为“全国民主法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治示范村”,有12个乡镇、36个村(社区)受到省、市、县命名表彰,筑牢了基层治理法治化工作阵地。

  二、做法及启示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夯实基层法治建设思想根基。一是健全农村普法工作机制。认真制定、落实“七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农村基层普法工作机制,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有专人负责法治宣传工作,村(居)民小组有法治宣传员,有“法律明白人”。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扎实开展“法律七进”“特色三进”活动,结合开展“大走访”“三下乡”“法律服务进村到户,推进法治到基层”和“12·4”宪法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先后将《中国梦·安岳普法在行动》《农民常用法律问题解答》《青少年法律常识简明读本》等普法书籍25万余册全部免费发放到农村基层家庭。三是丰富基层法治文化。以加强村级公共场所法治宣传教育设施建设为载体,全县村(社区)基本实现了建成1个法治夜校、1个法治宣传栏或法治橱窗、1个图书角(室)的目标,大力实施法治文化建设工程,先后编排法治文艺节目10余个,赴城北、岳新等乡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0余场次,建设法治文化广场10个、法治文化街道19条,建设法治农家大院、公园、小区等阵地106个,设立宣传橱窗、灯柱广告、仿古插牌等法治设施4000余个,在全县基层普遍形成了自觉学法、遵法守法、遇事找法的基层法治环境。

  (二)加强社会管理和综合治理,全面夯实基层平安创建根基。一是做好面上治安防控工作。充分发挥网格员基层基础的首端作用,网格服务提档升级,群众对网格工作知晓率在80%以上,满意度达到85%;“雪亮工程”一期、二期114个镇村平台、515个监控点建成投用;常态开展“红袖标”治安巡防,建有“红袖标”巡防队伍2070支,开展常态和集中巡防5万余次,参加人数达30万人次。二是充分发挥特殊人群专项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重点抓好艾滋病人、吸毒人员、具有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病人等基层特殊人群监管工作,组织卫计、公安、民政等职能部门,及时收治好艾滋病人、收戒好吸毒人员、收容好具有肇事肇祸可能的精神病人,全力做好治安防范和农村治保工作。三是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了村级社区矫正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监督管理教育责任和矫正小组的成员责任,组织矫正人员参与村级法治教育和公益劳动,及时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和生活状况,为社区矫正人员提供相应的社区帮扶救助。四是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和发挥村级组织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帮教责任和帮扶作用,对刑满释放的“三无”人员,及时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帮助,确保刑满释放人员出监所后有相应的生活保障,逐步适应社会生活,预防和杜绝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三)加强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全面夯实基层维稳保障根基。一是调解工作组织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全县共建成各级各类调解组织1066个,共有专兼职调解员4048人,建成范围涵盖家事纠纷、医患纠纷、交通事故、城市拆迁、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性调解组织。二是充分发挥了各类调解组织的职能作用。以村(社区)调委会为依托,重点做好基层矛盾纠纷的信息收集、报告、前期处置和调解参与工作,做到信息第一时间掌握、事态第一时间控制、矛盾第一时间化解,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不出乡镇,全面遏制民转刑案件发生,最大限度维护村(社区)和谐稳定。三是完善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积极推动“三调联动”工作实践,着力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积极推行诉前调解,大力拓展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组织人民调解员培训,提升了调解员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综合素质。四是创新了人民调解工作措施。先后组织开展了“矛盾化解多元推进、力促安岳大和谐”、“大下访、大化解、大稳定”等主题实践活动,真正把矛盾纠纷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了“双无”目标。x年,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355件,调处成功6253件,调处成功率98.1%,维护了全县基层社会大局稳定。

  近年来,我县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来看,有以下启示:一是思想认识是基础前提。只有镇乡、村干部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性,真心实意接受这项工作,才能为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组织领导是必要保障。只有建设一支有力的基层法治化工作队伍,全面强化对法治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才能保障工作有效开展。三是服务群众是关键内容。只有把农村基层治理各项工作任务融入到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服务群众推行法治治理,在依法治理中强化服务举措,才能赢得群众参与,得到群众支持配合。四是真抓实干是核心措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工作点多面广,涉及内容宽泛,只有真真切切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记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在日常工作细节中,扑下身子抓落实,才能促进工作取得实效。五是巩固提高是重要环节。只有不断巩固已有法治化工作成果、提升法治化建设水平,才能确保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三、问题及原因

  (一)基层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基层学法、用法、守法的氛围不浓,依法办事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还不强。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领导干部对法治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把依法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人治思维依然存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仍然不强。二是法治宣传仍需加强。虽然普法工作已经开展了30余年,但是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法治宣传的形式还不丰富,“谁执法谁普法”制度落实也不完全到位,特别是农村普法依然存在死角和盲点。

  (二)基层依法自治落实不到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由于村(社区)绝大多数工作精力被非主业所占用,多数乡规民约、自治章程、四民主两公开等民主法治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有的制度甚至在制定出台后就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没有付诸实施。有些村(社区)仍然存在村(社区)事务公开不及时、财务支出不透明等现象,村(社区)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自治组织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不高、法治意识不强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民主管理、依法治理的氛围还不浓厚。

  (三)基层法治力量依然薄弱。尽管建立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工作体制机制,组建了“三团两队”(即政府法律顾问团、普法讲师团、法律服务团、义务普法宣传队和法制文艺宣传队),但受经费、待遇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县农村基层法治队伍仍然比较薄弱,村(社区)普遍没有专职法治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主要靠基层普法依法治理机构、乡镇司法所以及综治维稳机构来完成,导致农村法治工作出现空档,有些村(社区)的法治工作已经出现停滞状态。

  (四)基层法治机制不够健全。一是基层矛盾纠纷依法调处机制有待完善。由于缺乏应有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多数“老、大、难”纠纷和缠访闹访案件难以解决,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停留在稳控上,没有从根本上依法解决问题。二是基层法治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作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责任追究的法律规定,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和纠正,存在“同级监督不力、上级监督太远、自我监督落空”现象,导致许多失职、违法违规行为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处理。

  四、建议与思考

  (一)加大宣传力度,实现基层法治文化建设常态化。一是健全法治宣传机制。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把普法工作成效纳入党委政府核心工作考核范畴,同部署、同量化、同考评、同奖惩。二是创新法治宣传形式。新建或整合法制宣传信息平台。通过编写通俗易懂的法律读本,组织法治文艺演出,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创建普法宣传阵地,开设农民(居民)法治学校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法律送到群众手中。三是壮大法治宣传队伍。可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出台政策扶持等方式,在农村和社区一线培育一批新型农民(居民)及社会名流人士组成法治宣传队伍,在农村(社区)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人员、广大青少年、留守人员五类人群中遴选、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

  (二)推进依法自治,实现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规范化。一是引导基层依法自治。把加强基层依法自治作为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任务,在经费使用和人才引进上给予倾斜。可由县级政府制定出台规范村(社区)组织职责、工作运行程序和工作制度实施办法,推动依法治村、按章办事。二是充分发挥堡垒作用。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把握方向、模范带头、协调各方的战斗堡垒作用,选好配强基层组织领头人,引领基层工作依法开展。三是打造法治示范单位。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民主法治创建示范单位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发挥法治创建示范单位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树立标杆。

  (三)健全服务体系,实现基层法律服务供给多元化。一是健全法律服务。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设立村(居)“普法工作站”,吸收村(居)两委会成员、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和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加快健全村(社区)一级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尽快形成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达到村(居)治安秩序良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是加快服务队伍建设。通过“三官一律”进社区、基层公开招录、上级下派挂职、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等方式,充实基层法治工作者队伍。

  (四)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法治化。积极打造和完善信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选优配强调解工作队伍,落实好人民调解以案定补、以案代补政策及人民调解员工作津补贴,激发调解队伍工作积极性,促进调解组织作用发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以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运作的医疗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专业性调解组织,对相关纠纷的调查、评估和调解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

  (五)强化法治监督,实现基层依法治理工作透明化。充分发挥村级民主监督中各方面的监督力量,尤其是发挥好村民、村民代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力量,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包括集体财产的管理使用、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集体债权债务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基层群众能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探索建立村务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拒不推行民主管理或在推行过程中弄虚作假、侵犯群众权益的村干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追究其责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推荐访问:司法局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司法局 工作情况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