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3篇

时间:2023-08-27 11:30:03 来源:网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3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3篇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3篇

第一篇: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摘要】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经久不熄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著。新形势下,建设文化强国,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文化自信的魂,以改革创新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逐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群众基础,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强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建设文化强国要以文化自信为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经久不熄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和执著①。我国文化自信源自对民族的、传统的、当代的、革命的、世界的文化理性审视和借鉴;
源于从未间断的传统文化精髓,是在传统文化上的传承发展;
源于以一种开放心态兼容并蓄吸收包括马克思主义文化在内的世界一切先进文化,在外来精品之上加以本地化吸收融汇;
源于不断壮大的综合实力和繁荣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些都是支撑文化自信的内因。只有对本国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文化强国追求中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给予文化自信深厚历史底蕴。从世界看,文化对传统固有的根本命脉不可割舍,任何一个国家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唯一的结果就是丧失特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信文化系统,内涵丰富、体系庞杂,儒家伦理、道家生命哲学和释家宗教信仰构成了完整体系。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从多种族、多民族、多文化不断融合创新中发展,始终如一贯穿着尊生爱人、保民养民的价值追求,浸透着对大众民生的关爱,多重形态文化样式满足了各个时代不同社会阶层文化需求,形成庞大的受众群体,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创新性,即使在外族入侵时期也从未中断,显示出极强生命力,使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这一特性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向和伦理垂范作用,塑造着民族心理,锻造了民族向心力,铸就着民族精神,维护着民族尊严,展现着民族形象,维系着我们对自己文化的强大自信。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精髓结合为文化自信注入活力。马克思主义学说以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其原理、方法、观点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焕发出了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这片灿烂文明的古老沃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关键是其将中国化作为一种内在要求,为不同民族群众理解、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化一样,是一场文化过程,包括文化传播、文化认同、文化融合等环节,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并构成其重要内容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优秀代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要理论,同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既从传统文化精髓中找到生根发芽的有效路径,为文化繁荣撒下了种子,也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更为丰富营养和坚实保障。

  三是强大综合国力与文化自信相生相伴。文化自信背后是强大综合国力。纵观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一个国家或朝代文化繁荣、文明输出,无不是立足于强大实力,如我国历史上的秦汉文化、唐宋文化,又如近代历史上以英、美为代表的欧美文化。“中国文化之相形见绌,中国文化因外来文化之影响而起变化,以致根本动摇,皆只是最近一百余年之事而已。”③近代中国所受的文化冲击,不断失去文化自信,直接源于战争带来的文化输入,反映了国家实力衰败导致文化失去基础。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是政治独立、经济发达、国民富足。中国文化自信在强大综合国力支撑下与日俱增,在对外交往、国际经济政治事务中也正源源不断进行文化输出,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支点。

  文化自信是文化进步、国立强盛的结果,同时又增强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信心和方向。改革开放虽使物质极大丰富但出现了“精神文化饥渴”,使文化强国建设有强烈现实性。文化强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发达的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和丰富的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会使群众受到教育、感染、鼓舞、激励,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群众也能从丰硕的精神文明中汲取营养、享受成果,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由个体素质提升带动整体水平提高,使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建设相辅相成。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优秀传统文化

  蕴藏于传统文化最深处在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为政治国上的民本要求、社会建设上的和谐理念、伦理关系上的仁义主张、事业追求上的自强精神、矛盾解决上的中庸选择、个人理想上的“修齐治平”、社会发展上的“小康大同”,历经数千年始终绽放着光芒,激励着中华民族从历次低潮中走向辉煌,在民族凝聚、精神激励和价值整合中发挥了强大作用,这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基。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思想体系中如“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得生成”,“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人取象于天,天取象于人”,“为善,天地知之;
为恶,天地亦知之”等包含深刻生态智慧,让社会广泛认识“天人对立”、“征服自然”等错误观念对人类存在与延续的危害,把探究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的行为与自然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作为发展始终坚持的第一原则。但也要注意,如庄子天人合一精神境界追求中,尽管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统一的观点有深刻合理性,但其主张“无以人灭天”观点却是消极的、不科学的,需要对这些错误观点加以批判。但无论如何,在当前日益严峻环境形势下,都要把“天人合一”中“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理念吸收贯穿到经济增长、生活改善、城乡统筹发展中④,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处理人追求高质量生活与自然平衡的关系,让对“与天地合其德”的向往植根于文化最深处,建立起现代生态文化,使生存系统运转更有整体性,实现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也就同传统文化精髓找到了契合点。

  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有序治理。文化强国重要标志是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示范,应着力借鉴继承。如自强不息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民族意志,形成了不断进取和独立自主的民族气概,激励中华民族一次次从困境中昂首走出,谱写无数壮丽诗篇,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同富裕与否、精神信仰无关,是民族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之一,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高度一致,是值得世代继承的传家宝。如中庸思想中“允执其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兼容并包”、“遐迩一体”等思想,小至为人处世、自我完善,大至社会管理、安邦治国,对协调各方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在维护国际秩序中有鲜明时代意义。如传统文化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本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和创造性发展,道德人本主义思想传统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用道德抵御宗教强制,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⑤。

  三是应继承传统文化融汇中外、开放包容的特质。中华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民族相互融汇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世界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使整个肌体保持旺盛生命力,这种强大包容性和世界范围内吸收扩展的特质一直延续下来。这项特质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融汇中外、开放包容的特质同样要发扬光大。另外,中国文化还有不断扩张的特质。中国文化在与外民族文化交流中,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一直到清朝,中国文化强烈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等国均以中国为文化母体,大规模受容中国文化,中国的科技、数学、瓷器、文学、哲学等对西亚和欧洲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升了民族尊严,树立了民族形象。当前,文化在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与世界强国竞争合作中更应继承文化扩张特质,不断让中国文化同世界文化在碰撞中壮大,成为中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

  树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世界经济放缓、进入新常态后,内藏于文化之内的差异化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在经济政治格局变动中冲击碰撞越来越剧烈,深刻影响国家行为和地区形势;
地球村里依靠互联网形成的各种交往平台在巨大信息流中交换着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对人的观念、知识和思维造成巨大冲击;
在通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对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是建设文化强国面临的新形势。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文化自信的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核心价值体系把传统文化精髓融进其中,引领文化创造和文化竞争,是培养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主心骨与指南针,是我国区别于以往时代、其他国家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志。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同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一致,是把这些方面串起来的“骨架”。不依托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就失去了基调和方向,中华文化在向世界输出中也失去了特色。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要把这项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工程做牢做实,强化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示范引领、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统筹协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构架,但不是文化的唯一表现形式和全部内容。应充分尊重文化强国建设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加快建立起由核心价值观统领的文化形态,按照文化发展规律和群众需要生产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满足群众各层次精神生活需要,增强民族的精神力量。

  二是以改革创新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动力。文化强国建设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文化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统筹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发文化创新活力。

  首先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既要敢于接受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创造性改造为我所用,聚攒“正能量”;
也要敢于对文化糟粕、庸俗文化说“不”,对承载这些“负能量”的书籍、影视作品、网络、报刊、广播等加强管控。

  其次是改革文化体制,破除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束缚,特别是要改革政府文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使政府由“办文化”转到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扭转部分文化领域由国有企业高度垄断的格局,加速国有文化企业转企改制。

  再次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调动广大文化主体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创造潜能,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⑥。

  最后是要培育文化创新良好氛围,塑造并传袭创新精神、创新品格、创新哲学,弘扬先进、摒弃落后,宣传奖励先进典型和创新性成果,祛除专制、奴性、保守等有碍于创新的消极落后因素。

  三是逐步夯实文化强国建设的群众基础。只有满足群众需求、有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强国建设才具备雄厚根基。公益文化事业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塑造灵魂的社会教化功能。要健全发展公益文化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形成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格局。适应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素质,打牢群众基础。从发展历史看,文化深深影响基层群众思想和行为方式,文化创造智慧、源泉和“活水”大多也来自基层民众,基层也是群众展示自我的重要文化平台,当前又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基本单元,地位不言而喻。要紧紧抓住基层文化建设,一方面把传统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科技教育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要努力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汲取文化营养,把群众的需求和夙愿作为文化建设出发点,从基层群众中寻找中华民族精神的本源,给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大生命力。

  四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力量,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条件⑦,只有在不断交流中才能鉴别真伪优劣,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首先在态度上,必须包容对待多元文化竞争,避免以封闭抗拒心态对待竞争。文化竞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竞争。要以一种开放心态欢迎世界先进文化走进中国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强实力、积聚优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其次是要在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下加大同世界文化的交流,在交融交往中使中华文化获得尊重,行使文化话语权,维护国家文化权益,扩大国际影响,增进全民族文化自信。可以是“引进来”,通过文化、科技、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通过互访、互派、互助等努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
还可以是“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不能仅停留在狭义形式上,仅依靠到国外办学院、派留学生、访问学者、表演团体等远难以实现,更要在布局经济和政治项目时逐步增多重大文化项目,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这是文化强国的深层表现。

  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民间文化交流。民间文化交流“润物细无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渗透力强,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民族最细微个体的交流,从下到上获取不同方面文化内涵,基础最为牢靠。要提高我国同其他国家民间文化交流水平,发挥民间组织、团体、协会乃至个人等多方面的作用,促进多种形式的交流,借助民间力量加深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使中国文化更多被世界接受认可。

  (作者为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注释】

  ①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7页。

  ②徐剑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路径”,《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4期。

  ③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33页。

  ④⑤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78~380页,第384~385页。

  ⑥涂可国:“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理论学刊》,2013年第6期。

  ⑦靳凤林:“文化自信: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

  责编/丰家卫(实习)

第二篇: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传承中华文化 建设文化强国
作者:田甫
来源:《试题与研究·中考思想品德》2015年第02期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年8月5日至17日,“2014第十届北京国际西餐文化节”全面开启,内容包括俄罗斯、泰国、印度、法国、加拿大、意大利、巴西等多国主题日。该文化节中,多国主题日的展示充分表明(

        )

        A.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文化的单一化

        B.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全盘肯定外来文化

        C.当今各国文化呈现出和谐的发展局面

        D.外来文化的发展必将会取代中华文化

        2.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发表题为《共创中韩合作未来 同襄亚洲振兴繁荣》的重要演讲时说,《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国电视剧,在中国引起了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浓厚兴趣……这启示我们(

        )

        A.既要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B.既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

        C.既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在实践巾不断创新

        D.既要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要让外来文化进入中国

        3. 2014年10月10日,浙江卫视引进的韩版《RunningMan》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首期节目播出后,短短一天内,视频点击率即破亿,又一档由中国打造的“现象级”节目就此脱颖而出。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B.继承中华文化,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并不断加以创新

        C.注重文化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所在

        D.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已经逐渐成为rf1华文化的主要载体

        4.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主席表示,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棚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吲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这表明(

第三篇: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推进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当代法治文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扭转“人治”的状态,彻底改变“权大于法”的现象,使人在一个公平正义、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这不仅要在坚持法治的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法律制度、法律机构和法律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围绕法治精神的培育着力提升全社会的整体素质,这就离不开法制宣传教育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传播行为。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法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动人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法制宣传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在法治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理念、提高法律意识的社会责任。

第一,大力普及法律知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法治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文化。法治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是要让民众“知法”,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这就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抓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真正把法律知识交到广大民众手中,否则,法治文化建设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力普及法律知识:一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权威和法律效力。要大力宣传宪法中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和国家生活基本原则等内容。二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三要深入学习宣传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当前要大力宣传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四要深入学习宣传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法规。当前应该重点宣传促进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五要深入学习宣传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要大力宣传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二,着力培育法治理念,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
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思维。民主政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习惯思维;
也是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法治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破除人治思想,确立法治理念。当代中国推行法治的严重障碍,是传统的法律观念中那些不重视法律、不尊重法律或反对法治的文化思想。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廓清法治发展的道路、建设法治文化,必须针对法律观念的现状不断深化法制宣传教育,纠正重等级而轻平等、重自律而轻他律的观念,改变重政策轻法律、重义务轻权利的思想,真正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弘扬现代法治精神。从法治文化制约法治运行的角度来看,实现法治的关键所在,是由法治观念规范、引导和推动法治的运作,以达到法治观念和法治运作的沟通。而这种沟通正是需要通过人来实现的,主要通过执政党、领导层和各类执法者来实现。在一个正在走向法治的国家里,国家的各级领导层必须具有较强的法治观念,特别像中国这样有几千年封建专制和人治传统的国家里,如果领导干部缺乏应有的法律素质,是很难摆脱人治社会的传统影响,真正做到依法治国的。必须培育具有法治理念的领导层和各类执法者,只要这样才能够达到法治观念和法治运作的沟通,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一种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而且也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没有丰盈广博的法治文化根基,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难以启动的,法治的大厦也就无法拔地而起并挺立于天地之间。

第三,努力提高法律意识,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法律意识是法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们关于法的各种现象的感知、情绪和意志的总和。良好的法律意识将引导立法者去积极地认识现实社会关系对法的需要,并对满足这种需要的必要性及可能性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创造出最能满足这种需要的调整规范和方法,进而借助于国家强制力,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良好的法律意识也是执法者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和民众自觉、自愿守法的心理基础。只有当法治成为人们的一种信赖,成为人的心理或情感,并从内心敬重法律时,法治文化才有它存在的基础。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有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一个社会的法律意识状况,往往直接决定着法律的有效性和生命力。只有当法律意识真正贯彻到现实生活中时,法治文化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仅要依靠它宣传各项法律法规,更要依靠它唤起人们内心的法律意识,促使人们形成法律至上的思想,确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观念;
依靠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体公民中大力弘扬信仰法、崇尚法和尊重权利的法治精神;
依靠它教育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