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讲话稿 >

2023年公司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讲话范本(合集)

时间:2023-08-26 12:30:02 来源:网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公司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讲话范本(合集),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3年公司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讲话范本(合集)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5篇

第1篇: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民主党派在经济社会发展青年论坛上的发言

围绕中心   履职尽责
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XX献计出力
——在经济社会发展青年论坛上的发言
(XX年2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作为民主党派一员,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加今天的座谈会,这即体现了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中共市委对民主党派青年干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市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后,我第一时间进行了认真学习领会,深受鼓舞,倍受启发,受益匪浅。
书记代表市委所作的《报告》,观点鲜明、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即符合市情实际,又有高屋建瓴。报告总结成绩令人振奋。用具体、客观、翔实的数据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中共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大力改善民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了各界人士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的决心和勇气。报告全面部署了今后五年工作,在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救助困难群体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新安排,这即符合我市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期盼,相信落实后将有效地惠及民生、促进民富。
贯彻落实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政治任务,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对民主党派来讲,贯彻落实好党代会精神,主要体现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组织建设、社会服务职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XX做出应有贡献。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民主党派是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民主党派工作的首要前提,是推动民主党派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民主党派只有很好地坚持了中共的领导,才能获得蓬勃生机。因此,作为参政党,中共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是不容怀疑的。我们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派工作,全面夯实加强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要按照宪法和党派章程规定,紧紧围绕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找准位置,选准角度,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民主党派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XX问题的关键所在。加快发展,是全市上下的工作大局,也是民主党派的中心任务。各民主党派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帮助各级党委、政府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围绕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在谋划和储备项目、引进和建设项目、搞好园区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搞调查、献实策,把“全党抓项目,全民搞招商”的总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突出围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在实施结构优化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创新引领战略、全民创业战略等方面深研究、谋思路,切实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
突出围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推进种养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细思考、建箴言,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突出围绕第三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特色旅游业、新兴服务业等方面,勤动脑、提建议,不断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突出围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外经贸水平、扩大对外交流合作等想实招、出主意,用改革的办法和开放的方式破解难题、激发活力;
突出围绕加强城乡建设,重点在搞好城乡发展规划、建设高品质城市和新型村镇、加强城乡综合管理等方面多论证、鼓实劲,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体现新作为。
三、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民主党派的份内工作。各民主党派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努力维护好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反映群众愿望。围绕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把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重要领域和重要议题,及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增强社会服务活动的参与度、集中度和整体效能,使之影响更大,贡献更大。引导和组织九三学社会员,积极参与扶贫帮困、培训办学、送医送药、咨询服务,宣传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为贫困农村弱势群体雪中送炭、排忧解难。继续发挥企业家联谊会在社会服务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动员会员为社会服务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力争在五年内将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到齐市七区九县,推动我社的社会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九三学社是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参政党,联系比较广泛,包容性较强。我们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经常深入矛盾较大、问题较多的地方,协助党委、政府多做宣传教育、释疑解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工作。引导各界人士正确认识XX面临的形势,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调动起各方面支持和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多做贡献。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履职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九三学社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理论,继承、发扬我社优良传统,不断提高成员的政治素质;
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实施人才强社战略,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做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增强社的活力和凝聚力;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参政党工作机制,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第2篇: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在2004年中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颜争鸣

(2004年6月4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富庶的苏南名城——张家港市,举办为期两天的2004年中国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发展论坛。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体育场馆协会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场馆工作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大家远道而来,为此次论坛传授、贡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致以崇高的敬意!并向为承办此次活动做了大量工作的张家港市政府、市体育局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城市的发展,一方面要有较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又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和丰富的精神文化,一个没有文化内涵和服务功能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其本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竞争。只有注重高素质城市人口的培养和塑造,注重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的推进和提升,才能建设真正的现代文明城市。

体育作为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与城市的发展相生相伴。发展城市体育对众多向现代城市转化和过渡的中小城市来说,可以改变原有相对落后的城市功能格局和生活方式,可以促进和实现每个社会成员发展机会的平等,并享有先进的健康价值观,进而促进以人为核心的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发展城市小康体育,实现体育现代化,最直接、最鲜明的标志之一就是建设和拥有设施基本齐全、功能相对配套、运作比较完善的体育场馆。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是竞技表演的舞台,培养运动人才的摇篮,全民健身的重要阵地,也是举办各类大型集会、会展、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还是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一句话,体育设施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体育事业发展的标志、投资环境的标志、综合形象的标志。

近年一为,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体育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相对于大城市和中心城市而言,大量的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和规划起步较晚,开发和利用得很不够,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待拓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此次论坛的主题选择具有很强的现实作用和深远意义。中小城市体育场馆的发展,应该成为体育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成为各级政府及其体育行下部门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更是我们体育场馆工作者、体育建筑设计者、体育产业经营者努力探索和不断创新的重点领域。

体育事业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健康工程,体育产业是常青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体育与社会各方面相融性强,关联度大,以场馆为载体的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在提升城市影响力、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同时,以强大的动力和辐射功能,拉动城市的文化、旅游、交通、广告、通信、印刷、电视、报纸、网络、餐饮、建材、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综合优势明显、就业岗位众多的复合产业。承办赛事已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竞争的目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江苏各地举办的高水平赛事接连不断,高潮迭起,比如2001年太仓市举办了古巴、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四国女排赛;
2002年,第14届世界女篮锦标赛分别在南京、淮安、镇江、常州、苏州,以及苏州的吴中区、太仓、常熟和张家港等8个城市进行;
2003年,南京理工大青年女足赛。宿迁市泗洪县举办了全国女足超级联赛;
2003年,张家港游泳锦标赛;
2003年,江阴市举办了第24届男子世界杯乒乓球赛。据统计,仅去年一年省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就近200项次。当然,作为赛事经济和体育产业来说,这些远远不如江苏在体育场馆建设上存在着明显的苏南、苏北的不平衡,而体制和观念的落后,则更是制约我省体育场馆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这次论坛的举办,对我省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一次思维和理念更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机会。当前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中小城市体育场馆建设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中小城市的体育场馆如何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经营好,这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的重要课程。我相信,有这么好的论坛主题,有这么多的专家和行家参加,此次论坛必将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

下面借此次论坛开幕的机会,我想向各位汇报和介绍一下江苏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场馆建设在总体规划、功能布局和建设方式上的一些探索和创新,以求教于大家。

2001年6月,江苏通过申办取得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的承办权,这是首次由北京、上海、广东以外省份承办的全运会。十运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对全国竞技体育水平和综合办赛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练兵、大演习。比赛训练场馆的建设和改造,是承办十运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以南京为主赛场、其它省辖市为分赛场分布网络。根据十运会比赛项目设置,承办比赛需要新建34个场馆。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及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在场馆规划、布局和建设上作了一些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调场馆建设总体规划与建设“体育强省”目标相适应,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十运会是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有利时机。为此,我们提出了“举全省之力,办十运盛会,建体育强省”的要求。进入90年代以来,我省体育场馆建设与全国先进省份比较,总体的档次、规模和数量是落后的。十运会的承办终于把江苏场馆建设新的跨越变成了现实。因十运会而建设的大批体育场馆,为我省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运周期,江苏所有13个省辖市都将建成或规划建设体育中心。从长远考虑,十运会场馆项目的安排、建设内容及规模,不仅能适应十运会比赛的要求,而且与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进行了综合考虑,适应了建设“体育强省”的需要。不仅满足了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要,而且基本满足了将来承办世界高水平的单项或综合性赛事的需要。

(二)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规划场馆建设,实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协调推进

借助大型体育赛事来规划城市发展,完善城市功能,达到“经营城市”的目的,这样的例证很多。比如,广州市就是利用六运会建设天河体育中心带来了今天繁荣的天河新区。在南京奥体中心建设选址时,经过多方反复论证和实地考察,为适应南京城市整体提升的需要,最终把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地点选择在城市西南滨江一带。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对城西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城市服务功能和布局。南京奥体中心已封顶,明年4月全部完工。

为了充分考虑场馆建设项目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协调,适应并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把棒球比赛场地、曲棍球比赛场地建设分别安排在无锡市和常州市武进区这两个地区是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同时与两地联办省棒球队和省女子曲棍球队。这样,即使这两个项目的省队在此落户训练,更重要的是通过场馆建设,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形象,改善了投资环境,满足了外商对这两个项目比赛的欣赏和喜爱。

(三)寻求市场化运作渠道,实现场馆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为确立“经营赛事”理念,强化赛事经济,吸引民间资本等非财政性资金参与十运会场馆建设,我们通过多途径尝试投资主体多元化,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运作。十运会马术赛马场由南京市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控股(集团)公司为主,南京红龙集团(民营)参股建设,总投资2亿多元,红龙占40%股份;
激流回旋比赛场地,我们与中山陵园管理局合作建设,省里投资1500万元,中山陵园管理局投资600万元,将建成国际一流标准的激流回旋比赛训练场地,建成后在保证十运会比赛、运动队日常训练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经营。武进曲棍球场地和看台以及配套的生活休闲区、综合服务区的建设,省里只补助800万元,大部分资金由当地城市建设公司出资400万元,6家民营企业每家出资200元,总共1600万元注册成立的曲棍球发展总公司,将运作筹集资金七、八千万元,占到整个建设1亿元投资总额的80%。

(四)坚持重点突出,全面兼顾的原则,实现多层次、多方面参与办赛的格局

我们强调十运会要办成“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同时要求举省一致办好十运会。因此,我们在比赛地方布局安排上,注意重点突出,兼顾全面,有55%的比赛放在省会南京,以突出浓厚的办赛氛围。同时,除南京主赛区外,全国第一次实现办赛省所有省辖市全部安排项目作为分赛区这样全新的办赛格局,部分县(市、区)、高等院校、企业也安排了项目。这种多层次、多方面参与办赛格局的形成,不仅调动了各地和各行业参与十运会办赛的积极性,而且有效地减轻了财政资金建设场馆的压力。实际上,在整体上实现了各地区和行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建设极大的完善和提升。可以说,经过十运会这个周期,江苏的体育场馆的数量、类别、密度和档次将走在全国的前列。

(五)注重对自然和旅游资源的利用,实现场馆和生态的和谐共处

十运会垒球场由南京工业大学建设,选址在该校浦口校区一个环境极佳的半山坡上。去年10月,该场地承接了第七届世界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非典以后保留的唯一赛事。中国体育报记者在报道该赛事时这样评价主赛场“令人惊奇的是……主赛场……是一个依山傍水,巧妙利用地形地貌,把现代建筑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的垒球场。奶白色的索膜结构搭建而成的看台顶棚,如一把巨伞半掩着能容纳3000观众的月牙儿看台,砖红沙土与茵茵绿草铺成的垒球场,宛如天仙抛下的绿色折扇,静卧在三面环山,满目苍翠的山峦之中;
在看台对面碧草为底的半山坡上,用鲜花织成的巨形五环和本届世青赛的会标鲜艳夺目……,而建成这么一个令人倾倒的球场,南工大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其间还经历了非典、南京百年不遇的高温和洪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国际垒联秘书长安德鲁先生感叹:“我参加了23次世锦赛和奥运会,这么漂亮的场地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中国台北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先生也称赞:“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垒球场了。”来自各国和地区的运动员称,在这种场地上打球,水平都会大长一节。国际垒联主席波特称这是“世界垒球场的经典”。

十运会激流回旋项目选址在南京玄武湖畔、紫金山麓的白马公园,也是考虑充分利用该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建成后的激流回旋场地不仅能成为全国最好的场地之一,而且是最有特色,能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服务的体育健身和休闲设施,也将为中山陵景区增添一处集自然、人文与体育协调统一的旅游资源。

十运会海上帆船帆板比赛场地选址在与山东青岛毗邻的连云港市连岛旅游度假区,与海滨浴场相连,此处海域条件极佳,功能设施齐全。青岛建成后肯定是最好的,但在中国目前,可以说,是该项目比赛和训练的首选之地。去年夏天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全国帆船帆板比赛,并与连岛合作打造旅游品牌有了实质性的成效。

目前,十运会场馆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年底前将基本完成全部工程。与此同时,借助十运会的强劲东风,全省各地许多城市包括县区场馆建设正方兴未艾。但众所周知,建设场馆不易,经营好场馆更难,这几乎是全世界体育场馆面临的共同课题。所以,我希望江苏体育工作者,尤其是场馆的同志们要好好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虚心学习,认真取经,博采众长,勇于开拓。通过此次论坛,可以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最后,我祝本次论坛能取得圆满的成功,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在江苏度过充实、愉快、美好的时光。

谢谢大家。

第3篇: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青年发展论坛心得体会


  XX年12月11日有幸参加了通海县团委组织的青年发展论坛。此次论坛邀请了县青联委员、九街镇 党委书记苏明东和通海县东绿公司总经理李发起两位青年分别讲述自己的成长足迹,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
  听完两位同志的介绍,我感触非常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们平实的语言,执着的追求,积极的行动,在我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
  两人分别代表了政界青年和商界青年,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找到了一些共同点:1、两人在工作中都突出了三个“实”即务实、实干和诚实。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为今后的成功搭建坚实的基础。2、在他们身上我们找到了一句对应的名言“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爱迪生”。没有对现实的不满足,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否则我们的总经理还在干着一天一块钱的木工活。3、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再次得以证明。4、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两位青年一位中专毕业,一位因家庭原因只上了初一,但两位的学习并没有因学校学习机会的终止而停止。两位的身体力行证明,成才不止一条道,学习不止一种方式。
  他们今天的成就让我们羡慕,他们的行为深深的激励着我们。“以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但精神是相通的。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珍惜现在的机会和条件,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开拓一片新天地。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充满信心,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办人们满意的教育,而且我们认为身边每一位创业成功的人士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下一步我们将要请他们走进学校,将成功的经验与学生分享,激励更多的青少年为自己的理想不断拼搏、不断进取!

第4篇: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青年人才论坛动员部署会讲话

同志们:

  在新年刚刚到来之际,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团市委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近期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对20*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今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刚才,姜平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和平、贵斌、刘娟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还表彰了优秀论文作者、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在此,我代表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组委会,向所有受到表彰的优秀论文作者、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组织论坛、参与论坛、支持论坛的各级各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近段时间,市委先后召开了三届二次全委会、全市经济工作会、区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全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xx同志明确指出,要在全市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全面贯彻落实xx“314”总体部署,并以此为总纲,推动*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熙来同志强调,要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开放不仅仅是吸引资金,更重要的是要拓展市场,吸引技术和人才。要把*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不断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尤其是吸引人才的能力。熙来同志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办好青年人才论坛,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青年人才论坛自创办以来,坚持不设门槛,海纳百川,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论坛活动以其参与对象越来越广泛、活动形式越来越新颖、成果转化越来越丰富,在市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可以说,青年人才论坛正在成为发现优秀青年人才的竞技场、研讨富民兴渝良策的大舞台、展示*人文精神和改革发展形象的示范窗,其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在不断释放、持续辐射和进一步扩大。为谋划好20*青年人才论坛,前段时间,论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了有关方面的建议意见,形成了20*青年人才论坛活动总体方案。活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已体现在姜平同志的讲话中,我完全赞成。希望各分论坛组委会,以及市级各有关部门,按照“论坛是舞台,内容是关键,使用是目的,组织是保障”的思路,增强开放意识,突出发展主题,树立改革形象,真正把青年人才论坛办成一个发展的论坛、改革的论坛、创新的论坛。

  下面,我就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举办好20*青年人才论坛,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办好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是*改革发展的中坚。举办青年人才论坛,是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宽视野发现优秀青年人才、大范围汇聚青年人才智慧、多角度展示*改革发展形象作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对论坛活动高度重视,将其定位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品牌。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举办青年人才论坛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搞好论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举办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是为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的迫切需要。走过直辖十年的光辉历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按照“314”总体部署要求,从承担的历史重任来审视,*的发展仍任重道远。在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离“率先”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开放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开放才能加快发展。作为内陆城市的*,只有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要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必须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大的改革力度、更为科学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从全世界吸收人才、引进人才、聚集人才。不设门槛、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的中国*青年人才论坛,以其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层层遴选的新机制,面向市内外广泛集聚青年才俊,必将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举办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是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有效途径。市委三届二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提出了我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按照市委的要求和部署,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揽全市工作的主线。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为3100万*人民谋福祉的创举,是事关全市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只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动全市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改革,才能保证改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前进动力,也才能使改革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围绕*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最大限度畅通广大青年人才建言献策渠道,促进青年人才的智慧源泉充分涌流,必将为*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破解一道又一道难题,汇聚一批有思想、有深度的建议意见。据统计,前两届论坛共转化政策建议7503条,得到领导批示或被有关单位采纳1143条,这些建议对促进当地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举办中国*青年人才论坛,是激发青年人才积极投身*建设发展伟大事业的重要载体。青年人才是人才队伍的主体,是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朝气的宝贵资源。中国*青年人才论坛,作为一个“举贤才、聚良策、展形象”的改革论坛,对青年人才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有效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从参加论坛活动的青年人才地域看,既有市内各区域、各行业的广大青年人才踊跃参加,也有来自香港、澳门及海外的高层次青年人才登台打擂。从论坛人才成果转化情况看,20*青年人才论坛遴选出的优秀人才,列为结对联系培养对象724人,列为后备干部或重点培养对象884人,提拔任用和晋级晋职457人,分别比XX青年人才论坛增加了15%、9.5%和65%。实践证明,通过青年人才论坛这个平台,可以不断激发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和创造的活力,实现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理想抱负。同时,论坛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发现优秀人才、举荐优秀人才、重视优秀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办好青年人才论坛,必将凝聚八方智慧,汇聚旺盛人气,在青年人才中形成人人思大事、谋全局、促发展的良好风气。

  二、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中国*青年人才论坛的质量和水平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是论坛永葆生命活力的源泉。20*青年人才论坛,要在借鉴前两届论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思路,寻求突破,再创佳绩。

  (一)要以宽广视野发现优秀人才,不断增强论坛吸引力。中国*青年人才论坛,开创了以论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新机制。要始终坚持论坛活动不设门槛、不唯身份,在更宽领域、更广平台、更大范围选拔人才。要始终凸显论坛活动的大视野、开放性和国际化,突破地域、体制、机制对人才资源开发的限制,汇聚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所有制的优秀青年人才参与论坛。要加大人才成果转化力度,完善人才成果转化机制,对论坛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人才,不拘一格,加强培养,大胆使用。要抓紧研究青年人才论坛获奖人员管理办法,建立论坛优秀人才资源库,健全论坛优秀人才联系、培养和使用制度。要坚持“一奖”与“四招”相结合,把表彰奖励优秀论文作者,与全市公开选拔厅(局)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公开招录(聘)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基层工作、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结合起来,以提高论坛效益,扩大论坛影响。

第5篇: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在2021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在202X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今年以来,我国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旅游战线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稳妥推进复工复产复业,逐步恢复国内旅游市场,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做出了积极贡献。胡和平指出,当前,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即将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旅游业发展既有新机遇,也面临新挑战。为此,旅游业要做好三方面准备:
把握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的形势、任务一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旅游业发展拓展了空间,也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后,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期待,进入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过渡的新阶段,消费需求呈现了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旅游业随之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步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体验转变,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企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的整体素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旅游业有独特优势,也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推动生活型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旅游业是典型的综合性产业,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开放度高,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应该也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必须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培育繁荣国内旅游市场,充分释放内需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要大力发展入境游,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
三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为旅游业提供了新动能,也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新要

求。以大数据、互联*、物联*、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也深刻地改变了旅游业的发展格局。旅游业要积极顺应趋势,用好数字化、*络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为旅游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优化传统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四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旅游业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更加注重发挥旅游在促进文化传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独特优势,不断培育文明风尚,培育文化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五是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全球疫情扩散蔓延态势仍在持续,我国的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旅游业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旅游发展,避免疫情通过旅游活动传播扩散,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落实旅游经营场所、设施、产品、服务等安全标准,加强安全旅游提示警示,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守住生态安全底线、文物安全底线,坚持正确的方向,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的底线。
明确新阶段旅游发展的思路举措
“十四五”时期,旅游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丰富产品供给。把提供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加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搞好需求侧改革,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提高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优化旅游发展布局结构,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整合跨区域资源要素,加快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坚持精益求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提升中国旅游平台形象,要做强市场主体,尊重企业主体地位,营造宽松的经营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大众旅游。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统一,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创新旅游产品

供给,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适应人们旅游方式的变化,优化旅游公共设施布局,增加旅游惠民措施,推进旅游景区服务中心等标志体系建设,加大面向散客的旅游公共服务能力。
发展智慧旅游。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机遇,完善旅游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产品服务、企业治理等智慧化水平。要深化互联*+旅游,推动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应用,推动旅游领域的数字化、*络化、智能化发展,培育云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预约、限流、错峰常态化,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扎实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力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衍生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强化市场管理。把提升质量作为重中之重,构建服务质量标准体系、第三方质量评价体系,改善游客体验,提高满意度。要加快旅游行业信任体系建设,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侵害游客利益的违法行为,让群众在高品质的旅游活动中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不合理低价游等专项整治,营造规范有序、安全文明的旅游市场环境,要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强重点时段、重要设施设备、重大节庆活动及高风险项目等的安全监管。强化新发展阶段旅游企业的使命担当
旅游企业是现代旅游业的核心,在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进入新阶段,要一如既往,积极作为,努力担当新使命,做出新贡献。一是要坚持文化引领,做文化自信的培育者和践行者。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重大任务,提升旅游的思想内涵、文化品质,让旅游成为难忘的精神之旅、文化之旅,成为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拓展交流渠道,创新交流方式,让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同时,也让中国人

民更好地了解世界。
二是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做大众旅游的促进者。要适应大众旅游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旅游消费常态化、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丰富产品供给,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改变当前旅游产品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局面,既更好满足人民旅游需求,又从中获取发展动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统一。
三是推动科技赋能,做智慧旅游的示范者。要抓住科技发展的契机,加快新科技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积聚各类创新要素,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为支撑的产品创新,实现科技强企、科技强旅,使“旅游+”“科技+”相互赋能和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推进现代旅游业体系建设,支持旅游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共同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访问:合集 范本 讲话 公司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讲话范本(合集) 公司2023年青年人才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青年人才论坛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