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学习强国 >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二篇

时间:2023-08-28 13:40:02 来源:网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二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二篇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2篇

【篇一】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人才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已渗透到国家发展、科技进步的中心环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践行“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为人才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

要有“慧眼独具”的识才本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基础最先决的条件在于识别人才。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识别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看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是否善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待重大问题,是否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分析重大问题;
要看其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是否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是否具备为群众服务的“真心”;
要看其思想境界和品质情怀,真正把那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优秀人才识别出来,为用才借力夯实基础。

要有“将心比心”的爱才诚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要以感情培育人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人才的诉求也会与时俱进。要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同时根据不同需求组织各类学习培训、座谈交流等,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归属感。

要有“不拘一格”的用才胆识。对人才用与不用、怎么用、用在什么位置,用得是否科学、准确、合理?从中可以看出一名领导干部品质优劣和胆识高低来。老子云:“有才不难,能善用其才则难。”当前,我们研究怎样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固然应该,固然重要。但与此同时,把已经确认的人才准确恰当地使用起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确是当务之急。因此,要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评价系统,同时,制定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此外,当人才在工作出现失误时,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当人才遇到困难时,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也有关心帮助,不要出现新的“冯谖弹铗”,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还有以待遇留人。如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大好局面就会形成,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要有“豁达大度”的容才雅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就必须有容纳人才的器量胸怀。如果以自己好恶取人、缺乏容人的雅量,就往往会与贤才失之交臂,令事业受挫,追悔莫及。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以大局为重,让各类优秀人才“来得了,留得住,能干事,干成事”,齐心协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要有“海纳百川”的聚才良方。历史表明,大凡功成名就者,大都是知人善任者;
世界近代史表明,一个真正的大国,一定是人才大国。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十九大报告指出,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最关键的还是要用事业凝聚人才。把人才放到最有利于发挥其创造力、创新力的工作岗位上,才能真正实现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各得其所。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大程度上也都是取决于人才潜力的挖掘。只有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在各行各业营造“敬才、求才、用才、育才”之氛围,才能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建设人才强国的伟大实践中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篇二】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

以科技创新筑牢强国之基
作者:姜赟
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05期

         新型制浆技术实现砍更少的树造更多的纸,精准测控养殖让虾肥鱼美,创新成矿理论开辟找铜新天地……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落下帷幕,各地掀起了弘扬科学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的热潮。人们对获奖科技工作者的致敬、国家对科学家的褒扬,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解。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大会上,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备受瞩目:一位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另一位是“凭黄牛风格、具赛马精神”的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时至今日,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名单中,已有33名科学家。他们始终保持矢志不渝、赶超先进的报国情怀,始终坚守心无旁骛、严谨务实的科研品格,始终砥砺迎难而上、协同攻关的学术信念,不仅推动了中国科研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在人们心中竖起矢志奉献的灯塔。

         令人欣喜的是,得益于发达的人才根系、良好的成长沃土,我国科技事业青蓝相继、人才辈出。从今年的获奖项目中可以看出,青年人才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生力军。与基础研究高度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奖,2019年度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比2018年下降了2岁;最年轻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5岁。青年人最具创新潜能,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激发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报国富民之志、传承老一辈科学家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攻坚精神,中国科技创新就能不断筑牢强国之基。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人才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科研诚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政策不断出台,让各类创新主体迸发强劲活力。刚刚过去的2019年,从嫦娥四号登陆月背到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从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到5G商用加速推出,科技体制的锐意改革与科技人员的奋发进取交相辉映,结出丰硕成果,书写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实践证明,只有以改革激活科技工作者的创新活力,防止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住,杜绝无谓事务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推荐访问:基体 强国 英才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二篇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 聚天下英才筑强国之基体会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