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10篇)

时间:2023-08-03 11:20:03 来源:网络

篇一: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

  作者:袁小平

  王仓

  来源:《创新》2021年第04期

  [摘

  要]乡村振兴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耦合性。人才是乡村振兴战略美好蓝图实现的关键,是破解乡村振兴瓶颈的重要一环,而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地和“蓄水池”,因此,乡村振兴与高校之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耦合关联。然而,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存在耦合困境,在文化培育、资源供给、目标达成、就业导向等方面协调度有所失衡。为此,高校应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发展要求,促进文化传承与振兴、实施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搭建多维双创实践平台、引导“双创”人才价值回归,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提供“助推器”。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乡村振兴战略;耦合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同时还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1]。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高素质的青年人才。高校是培养青年人的重地,理应成为实现乡村振兴人才补给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当前,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指引下,为乡村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会经营的青年大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和壮大了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但不可否认的是,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放置于乡村这块沃土时,还存在水土不服、供给少、匹配度低的困境,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创新创业资源供给、实践能力培育与乡村文化、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不够,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感尚存在一些疏离现象。因此,如何从耦合机制建构的视角出发,加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两者的高度契合性研究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性

  (一)乡村振兴亟须创新创业人才的回归

  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人才是关键。随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的摘下,国家乡村振兴局的正式挂牌,广袤农村大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为人才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发展空间,而且为大量高素质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归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打下了基础。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中,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是其应然之责。

  高校应积极主动、自觉履责,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乡村倾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同时,高校要了解和熟悉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引导作用,通过案例教学、榜样教育等形式,对高年级在校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乡村就业。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纵深发展,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向新征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坚持与祖国发展需求相适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释放新活力。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然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迈进的进程中,我国还有50979万的乡村居住人口[2],虽然说乡村已经解决了绝对贫困,但是仍面临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为此,高校要以全新的思维范式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出发,改革现有培育体制机制,开展个性化教育、一体化培养、立体化输送、全程化服务,探索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人才保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同时,作为高校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历史使命,立足乡村发展需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创业精神,自觉主动地面向乡村就业,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以实际行动把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耦合互动

  (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互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家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能够让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同时,实现乡村振兴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高校可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的优势,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為破解农村人才缺乏问题出谋划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二者目标一致,都是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战略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路径选择和坚实支撑,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最佳路径和成长空间。与此同时,高校积极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增强服务能力、改变思维模式,通过鼓励本土大学生回归、定向培养农村专才、落实就业服务要求等措施,培养乡村振兴创新人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推动广大青年学生迈向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

  (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创新和改革

  随着“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的加快,地方高校的教育发展、人才培育与地方发展、乡村建设的有效联动,有利于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空间与平台,有利于在高校教育改革中奠定坚实基础,更好地在服务地方中建立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依托新时代发展需要的乡村振兴战略,学校可进一步深入整合校内专业平台、工程训练中心及产业特征明显的乡镇社会资源,与政府倡导的产业平台、科技小镇、创新园区等协作,形成协同机制,多渠道推进,实现政府积极推动、高校自我调节、社会参与支持和学生自我提升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助力高校大学生学以致用凸显价值实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科学指导下,高校积极号召、鼓励支持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田间,使大学生學以致用、融会贯通,帮助他们自我成长、发挥个人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强调了对大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尊重,更加强调了自由与和谐,更加强调了个人义务与责任。高校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能投入乡村建设进程中,促进自我的再认知、熏陶与历练,传承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价值观,影响带动更多更强的创新创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为发展乡村地区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庄注入新动力。这不仅增长了才干和见识,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补给了乡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带动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为乡村焕发出新面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价值[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耦合困境

  (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耦合度不够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在广大农村、农民中掀起了科技兴农、文化兴农的热潮。而作为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重要阵地的高校,理应让这种热潮有增无减,应持续回应乡村振兴战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战略所迫切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乡村文化在高校的普及和传播,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怀,产生乡土认同,并形成以改善乡土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的创业自觉。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校园乡村文化传播的气息不够浓,将乡村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文化的主动意识不强、覆盖面不广、延伸度不深,这是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需努力改进的方向。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不高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了让两者更好地紧密联结,促进彼此共生发展,体现价值和效用的最大化,需要两者的资源互享、融合发展。但是,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衔接的紧密度不够、资源利用有效性不高等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未能与涉农专业无

  缝对接,不能与时俱进,不够多元化。又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未能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天地具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未能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开发具有潜质的乡村振兴项目。再如,对于需要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高校未及时对接乡村创业实践基地,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因此,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应更接地气。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耦合度不强

  《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高校作为人才的发源地,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科技创业和成果供给,是乡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的高低。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度还不够匹配,对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应吻合“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要求还有差距,乡村建设目标难以在短期内推进[4]。为此,在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高校更应主动作为,厘清建设思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四)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感不合拍

  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依然影响着一部分现代人的就业观、价值观,左右着新时代一些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影响了他们的择业意愿。据统计,受疫情影响,超过六成的受访毕业生就业“求稳”,尤其青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传统的“铁饭碗”职业[5]。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农村倾斜的人才就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金融优惠等政策,然而并没有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奔向基层农村的就业意愿,甚至从农村走出来的本地大学生都不愿意返回家乡,而是要挤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当然,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认知还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高校在引导服务大学生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二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未完全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禁锢着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意愿,致使高校的基层就业引导作用无法大显身手、个人基层就业后能力无法展现,造成了乡村人才缺乏问题的产生。

  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建构

  高校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视阈,丰富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文化、资源、实践、价值等,以更好地适应、耦合乡村产业、生态建设和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耦合互动。

  (一)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提出的一个系统的、重大的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文化创新与传承职能的高校,理应从文化的视角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平台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引入、宣传、传播乡村文化,让现代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校园内形成交叉与碰撞,营造出浓郁的服务农村、振兴乡村的文化氛围,让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解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乡村建设需要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让他们自觉担当起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任。

  (二)实施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

  1.推进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校主动拓展与农村区域发展相对口的专业设置,如农林牧畜渔以及物流、营销、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等学科,并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深挖课内能力进阶、课外创新创业能力拓展两大课堂,开辟一种具有本土化的农科教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培养“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同时,通过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或乡村振兴创新班,采取“订单式”的校地、校乡联合培养方式,以乡村作为背景,将课堂开在田间,把论文写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形成校内+校外、田内+田外的富有创新的教学元素,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接地气,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大量的“一懂两爱”型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6]。

  (三)助力高校大学生学以致用凸显价值实现

  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科学指导下,高校积极号召、鼓励支持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走向田间,使大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帮助他们自我成长、发挥个人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更加强调了对大学生个体主体性的尊重,更加强调了自由与和谐,更加强调了个人义务与责任。高校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能投入乡村建设进程中,促进自我的再认知、熏陶与历练,传承乡村文化和乡村振兴的价值观,影响带动更多更强的创新创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为发展乡村地区特色产业、特色小镇和特色村庄注入新动力。这不仅增长了才干和见识,缓解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补给了乡村建设的人才需求,带动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再就业,为乡村焕发出新面貌、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价值[3]。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耦合困境

  (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耦合度不够

  自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在广大农村、农民中掀起了科技兴农、文化兴农的热潮。而作为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重要阵地的高校,理应让这种热潮有增无减,应持续回应乡村振兴战略,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加快培育乡村振兴战略所迫切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乡村文化在高校的普及和传播,在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

  怀,产生乡土认同,并形成以改善乡土环境、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的创业自觉。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校园乡村文化传播的气息不够浓,将乡村文化融入创新创业文化的主动意识不强、覆盖面不广、延伸度不深,这是高校尤其是农业院校需努力改进的方向。

  (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资源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不高

  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都有着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为了让两者更好地紧密联结,促进彼此共生发展,体现价值和效用的最大化,需要两者的资源互享、融合发展。但是,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衔接的紧密度不够、资源利用有效性不高等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上未能与涉农专业无缝对接,不能与时俱进,不够多元化。又如,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未能充分利用农村广阔天地具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未能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者开发具有潜质的乡村振兴项目。再如,对于需要孵化的创新创业项目,高校未及时对接乡村创业实践基地,给予一定的资源倾斜。因此,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应更接地气。

  (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耦合度不强

  《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要推动高校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高校作为人才的发源地,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科技创业和成果供给,是乡村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的高低。然而,当前不少高校的培养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校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度还不够匹配,对培养出的创新创业人才应吻合“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得来”的要求还有差距,乡村建设目标难以在短期内推进[4]。为此,在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高校更应主动作为,厘清建设思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积极作用,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四)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观与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感不合拍

  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依然影响着一部分现代人的就业观、价值观,左右着新时代一些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影响了他们的择业意愿。据统计,受疫情影响,超过六成的受访毕业生就业“求稳”,尤其青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传统的“铁饭碗”职业[5]。自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出台了大量向农村倾斜的人才就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金融优惠等政策,然而并没有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奔向基层农村的就业意愿,甚至从农村走出來的本地大学生都不愿意返回家乡,而是要挤进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打拼。当然,部分高校学生的就业认知还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高校在引导服务大学生基层就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二是大学生基于自身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未完全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因此,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以及大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禁锢着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意愿,致使高校的基层就业引导作用无法大显身手、个人基层就业后能力无法展现,造成了乡村人才缺乏问题的产生。

  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建构

  高校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视阈,丰富和完善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文化、资源、实践、价值等,以更好地适应、耦合乡村产业、生态建设和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的耦合互动。

  (一)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提出的一个系统的、重大的战略,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文化创新与传承职能的高校,理应从文化的视角承担起乡村振兴的责任与使命,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通过有效的平台载体、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引入、宣传、传播乡村文化,让现代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校园内形成交叉与碰撞,营造出浓郁的服务农村、振兴乡村的文化氛围,让身处象牙塔的大学生正确认识、了解乡村文化,成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成为符合社会发展、乡村建设需要的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让他们自觉担当起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任。

  (二)实施教育资源的精准匹配

  1.推进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校主动拓展与农村区域发展相对口的专业设置,如农林牧畜渔以及物流、营销、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等学科,并发挥各学科的综合优势,深挖课内能力进阶、课外创新创业能力拓展两大课堂,开辟一种具有本土化的农科教相结合的专业发展模式,培养“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多元化创新创业人才。同时,通过成立乡村振兴学院或乡村振兴创新班,采取“订单式”的校地、校乡联合培养方式,以乡村作为背景,将课堂开在田间,把论文写在农村广阔的大地上,形成校内+校外、田内+田外的富有创新的教学元素,使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接地气,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输送大量的“一懂两爱”型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6]。

篇二: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耦合新路径研究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社会创新创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耦合起来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实践领域。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新路径:政策导向、资源配置、社会组织、人才培养。

  一、政策导向: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政策是推行乡村振兴和大学生社会创业的重要手段。政策发挥着引导、指导和激励的作用,可为大学生社会创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该加强针对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为大学生社会创业提供更多扶持和保障,同时也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能够推动乡村振兴的创业项目。

  二、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流程

  资源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大学生社会创业和乡村振兴来讲尤其重要。大学生社会创业需要最新的信息、市场需求情况、营销渠道、资金、人才等多方面资源才能成功。乡村振兴需要建立起更好的技术支持、资源补给、资金补贴等一整套完整的服务链来推动农村振兴。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在此基础上优化资源的配置流程,做到透明、高效、公平的分配流程,并确保资源能够到达到乡村创业从业者。

  三、社会组织:倡导多方合作、搭建协同平台

  社会组织对于大学生社会创业和乡村振兴来说具有特别的带动作用。社会组织可以帮助大学生社会创业融入到地方社会中,并与区域经济、产业链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建立联系,依托社会组织平台可更好地获取技术咨询、金融资助、市场需求等信息,掌握更准确的市场动态并加速项目推进。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倡导社会力量、企业、政府等多方合作,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和大学生社会创业。

  四、人才培养:把握时代机遇,注重实践教育

  无论是大学生社会创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大批有实践经验、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才。因此,大学要把握乡村振兴和社会创业的时代机遇,加强实践教育、拓宽思维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创业胆量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学生创业过程中,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相关政策引导、多方合作、推广渠道优化、项目孵化等支持。

  总之,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耦合是一条新的发展路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和需求,应该制定不同的具体措施来推进大学生社会创业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发展。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企业、农民等方面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推动乡村振兴和社会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篇三: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作者:胡笔雨[1];李繁[1];肖彭予[1];盛富城[1]作者机构:[1]宁波财经学院,浙江宁波315000出版物刊名:中国市场

  页码:58-60页

  年卷期:2019年

  第25期

  主题词:社会创业;大学生;乡村振兴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社会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生创业形式为分担政府职能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耦合机制研究,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大学生社会创业,激活创业人力资本流向农村,推动乡村振兴,以完善创业生态系统,推动学者以跨学科视域进行研究。

篇四: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收入·消费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乡村振兴战略下易地扶贫搬迁:人、地、钱的耦合机制研究——以Y市为例龚呈婷(中共玉环市委党校,浙江 台州 317608)[摘要]在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领导、明确对象、分类帮扶和整合资金等措施,Y市易地扶贫搬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帮扶主体参与还有局限、后续保障措施不够全面和政府部门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如何确保精准扶贫圆满完成,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努力方向。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人—地—钱”的视角提出建立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的协同机制,要切实做到不断扩大主体参与、完善土地政策以及整合资金运转等等,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关键词]易地扶贫搬迁;协同机制;人—地—钱[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1 问题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要“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当前,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有约1000万农村贫困群众仍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基于这一现实情况,中央将“易地搬迁脱贫一批”作为新时期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当前,Y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今年的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全面小康,面对着巨大的压力,有必要对前期扶贫工作进行总结。因而,本文以Y市易地扶贫搬迁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治理理论,从“人—地—钱”的视角,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确保全面脱贫的顺利实现。2.1 主要做法2.1.1 加强领导,统筹协调。Y市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乡镇、财政、国土规划、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部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分工,详细规定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并完善资金使用、住房、土地、社保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为顺利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提供坚实基础。2.1.2 深入调查,明确对象。按照统一的贫困识别标准和要求,重点做好建档立卡的数据清洗和再核实工作。通过发动包村工作组、驻村干部等力量,下村入户进行摸底排查,了解群众意愿,掌握搬迁情况,确定搬迁对象,制定搬迁花名册,进一步完善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资料。建立互联互通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对列入脱贫计划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进行预脱贫标注管理,做到信息互通,动态监测。2.1.3 精准施策,分类帮扶。一是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和部门在人员、资金、信息等方面资源优势,围绕帮扶工作责任、落实具体帮扶措施、实现脱贫目标任务等方面,通过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等方式进行定点扶贫。二是深入落实“三二一结对”和“四抓、五帮、六落实”的定点帮扶工作机制。即各级领导干部分别结对1—3户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定点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结对帮扶干部,实现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干部结对帮扶扶贫对象的全覆盖。三是建立本级相对应的结对帮扶工作台账。结对帮扶工作台帐要有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年度目标、帮扶投入、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和扶贫对象户收入变动等内容和指标。2.1.4 多方筹措,整合资金。一是上级拨款与本级配套相结合。2 易地扶贫搬迁的Y市实践:主要做法与不足本文选取Y市作为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一是Y市扶贫工作成效明显。该市位于中国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几个省份之一,“十三五”期间贫困村有79个,涉及4.6万人,通过精准扶贫实现了帮扶全覆盖。二是Y市较好地完成了繁重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该市是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重要承接地,面对着繁重的扶贫任务,Y市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群众自愿、自主搬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顺利完成了易地安置任务,总结并推广该市经验,有利于推动全区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收稿日期]2020-08-21[基金项目]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易地扶贫搬迁:人、地、钱的耦合机制研究——以Y市D村为例》(19GHB13)。[作者简介]龚呈婷(1984—),女,浙江玉环人,讲师,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法律、政治学。-140-

  龚呈婷:乡村振兴战略下易地扶贫搬迁:人、地、钱的耦合机制研究用好中央和省级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加快筹措县级配套资金,主要设立危房改造、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等专项资金。发动贫困户自筹,采取多渠道的资金筹措,确保各项工程顺利开展。二是严格把关,制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工程完成设计预算后,必须经过县财政评审中心进行预算评审;项目竣工后,工程报账必须经过审计局竣工结算评审。三是强化资金管理。着眼后续发展,依托资源优势、沿边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边贸互市、生态旅游产业,同时通过在重点工业企业、物流产业、城镇商贸业等领域创造就业岗位,为移民后续发展提供保障。2.2 存在的不足2.2.1 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绝大多数贫困户搬迁意愿强烈,但仍有些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户顾虑重重,担心搬迁后离耕地太远,没有配套生产用房,生产不便,生计难以维持而不愿意搬迁。还有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的错误认识,认为搬迁致富是政府主导的,应该由政府全权包办,导致“富搬贫不搬,济富不济贫”现象的发生,偏离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设计初衷和发展轨道。2.2.2 帮扶主体参与还有局限。扶贫搬迁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在贯彻落实中央政策和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时,参与主体不仅包括政府和贫困户,还包括企业、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存在着政府大包大揽,贫困户缺少自主的矛盾。另一方面,存在着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其他主体参与不足、与贫困户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2.2.3 后续保障措施不够全面。搬迁之后的生存保障是贫困户的首要问题,在易地搬迁之后,配套产业和设施跟不上,并没有重视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造成“搬而不富、搬而更贫”现象,甚至出现返贫的风险。有的产业扶贫项目与真正的贫困户关系不大,比如乡村旅游,贫困户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场地,最后成了扶富不扶贫;有的地方支持龙头企业,希望借助企业带动贫困户致富,但很多贫困户缺乏劳动力和资金,难以满足企业要求。2.2.4 政府部门合作不够紧密。政府虽然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主体,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职责还存在交叉或者空白,存在推诿扯皮、“九龙治水”的困境,使得整体作用不能发挥,工作效率受到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任务没有完成。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乡镇、部门是主要力量,但是受制于条块分割的矛盾,条块之间缺少联动,块块之间没有很好的协同,导致在扶贫过程中出现了“内卷化”。3 构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的协同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部分群众不愿搬、搬不出、搬迁后稳不住、难致富、社会保障不足、后期融入不够、主体不够协同”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按照“人—地—钱”的视角,建立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的协同机制。3.1 扩大主体参与3.1.1 激发内生力量。提高贫困户的脱贫意愿和能力是易地扶贫搬迁取得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动员宣传,激发贫困户内心的“造血”脱贫意愿。在宣传动员的过程中,收入·消费政府要重视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对于宣传内容,要符合贫困户的现实需求,既要有中央和国家的政策文件,也要有地方上具体的扶贫措施,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宣传方式,要精准分析贫困地区信息闭塞、信息传递不够及时的特点,采用走村入户、精准对接的方式,通过驻村干部或者结对干部进行面对面的宣讲,另外,还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点接待、个别访谈等形式,加强与贫困户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答疑解惑、宣传动员和听取诉求等方面的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贫困户的思想障碍。3.1.2 强化部门协同。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政府主导在整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精准的实现脱贫致富,要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合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从纵向上看,要做到上下联动,明确不同层级政府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定位和职责,下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上级制定的任务和目标,主动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向上级政府反馈工作进展。上级政府要加强对下级政府的工作指导,对于下级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加以研究解决。从横向上看,要做好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工和合作,要明确不同部门在扶贫搬迁中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职能不清、交叉管理、推诿扯皮等情况;也要加强部门整合,加强集中统一领导,整合所有资源,打破部门壁垒,避免出现过分碎片化的运行模式。3.1.3 加强社会参与。在易地扶贫搬迁中不仅仅需要加强政府主导,还需要社会主体的协同合作。除了政府之外,企业、公益组织、社会机构、高校等社会组织都是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主体。他们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的不同阶段和环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只要将他们整合起来,才能形成最大合力,从而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的预期效果。要强化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为主、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协作模式。通过政府放权,将部分权力授予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扩大他们参与扶贫开发的范围和渠道。作为一项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易地扶贫搬迁需要有一个竞争性的环境,更加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其中,充分利用他们在就业安置、教育培训、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优势。3.2 强化资金运转3.2.1 加强扶贫资金的合理运作。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要整合各渠道资金,“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转移支付,由省级政府向中央争取预算内资金;二是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在建房等投入上加大自筹,适当扩大农户自身投入;三是建立省级投融资主体,通过政策性银行发行专项建设债券,成立专项建设基金,由市场化运作吸引项目建设资金;四是通过调整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由省政府向市场化运作的省级投融资主体注入亿元项目资本金;五是长期政策性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为省级投融资主体提供担保。此外,还要注重整合各项涉农项目资金,发挥各项政策在扶贫脱困中的整体效应。3.2.2 激发贫困户自主创业就业。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迁安置群众需要重新建立新的“生计接续机制”,这就需要提高扶贫对象的致富能力。一是加强金融支持,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通-141-

  收入·消费过走村入户、召开评议会等形式,掌握贫困户的基本经济情况,分类进行扶助,为他们提供实用有效的技能培训,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二是增加就业渠道。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采取以工代赈等形式增加就业岗位,为他们提供临时性岗位。针对“插花”或者跨省搬迁等对象,政府要做好协调对接工作,加强区域合作,为搬迁户提供在就业、落户、住房、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扩大收入来源。这就需要贫困户解放思想,转变对工资性收入的依赖,增加收入的多元化,如引进理财等金融方式,将贫困户的资金进行统一整合和运转,通过发放定期分红的形式,增加他们的财产性收入。此外,还可以通过鼓励其自主择业和创业,增加其经营性收入。3.2.3 发挥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产业发展是判断易地扶贫搬迁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和阻止其返贫的重要一环。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对于安置点的发展规划制定,要着眼于安置点的长远发展,重点分析其优势和不足、机遇和挑战等,详细、全面地思考安置点产业发展的规划,尤其是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专项行动等方面,需要谋划精准、落地精准。二是发挥龙头效应。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安置地区的产业带动作用。通过利用和开发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贫困户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与当地龙头企业相关的加工、运输、装配和销售等产业链,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到就业中。三是完善各项机制。通过建立扶贫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挂钩机制,整合贫困户的所有资源,采用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建立合作社等形式,建立完善贫困户增收长效机制,确保贫困户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3.3 完善土地政策3.3.1 完善安置点基础建设。安置点是搬迁贫困户生活生产的主要场所,作为解决贫困户住宅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政策。一是对于住宅面积方面的规定,应该充分考虑贫困户的住宅需求,在原来中央或省级层面规定的人均住房面积(25m2)的基础上,适当的放开限定(比方说设定20%的弹性),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生产和居住情况。二是对于改造或搬迁的选择,要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有些贫困户在村内分布较散,并且居住条件不好,可以利用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对贫困户住房进行原地翻建,既能改善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又能避免出现易地搬迁后“人地分离”对于生活生产的不利影响。三是健全考核方式。在原先国家层面对于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验收指标基础上,适当增加对安置小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功能性设施等方面的指标,进一步规范安置点建设。3.3.2 加快土地集中流转。为了确保搬迁安置地的后续产业发展,必须确保土地要素到位,需要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加快原有土地流转速度。一是鼓励搬迁贫困户采用转包、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到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社或者公司企业中,发展农业产业,壮大规模经营。其次,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土地作价入股,按股分红,实现从农民向股东的转变,既能解放土地束缚,提高劳动生产力,又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第三,-142-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1卷第21期(总第497期)加大复垦力度,对于闲置在农村内的建设用地,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将旧宅基地和建筑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补充产业用地,盘活闲置资源。3.3.3 加大土地政策支持。为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顺利推进,要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增减挂钩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强规划融合。做好土地利用规划与易地扶贫搬迁之间的衔接工作,特别是在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利用“国土资源云”“扶贫云”等大数据,精准标识易地扶贫搬迁地和安置点,形成作战图,实现精准对接,使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能够准确到位。同时在调配增减挂钩指标时,对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较重的地区要适当倾斜。二是要加强平台建设。通过建立结余指标省域流转平台,使指标的流转更加规范化、透明化。通过统一的交易平台,遵照严格的价格机制,确保结余指标流转的经济效应和使用效应最大化,更好地筹集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三是要严格质量评定。采取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构建“事先—事中—事后”全过程的补充耕地等别评定程序,同时实行建设用地指标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加强补充耕地质量控制。4 结论从政策与实践来说,扶贫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越来越适应现实,但是不能否认存在一定的惰性导致政策失灵,如何建构一个长效运行机制,时所必需;从同类事物中比较来看,易地扶贫搬迁的地方实践各有不同,如何才能发挥政策的最大优势,发挥其最大潜力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基于这些思考,本文将协同治理与易地扶贫搬迁实践相结合,从人-地-钱的视角,对Y市易地扶贫搬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时间越来越紧的情况下,任何懈怠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但同时,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出现行为异化,出现另外的社会问题。[参考文献][1]马良灿,黄玮攀,杨钦.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多元主体间的利益分化与关系重组——以巴村为例[J].中州学刊,2018(02):78-83.[2]马流辉,曹锦清.易地扶贫搬迁的城镇集中模式:政策逻辑与实践限度——基于黔中G县的调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10):80-86+108.[3]王传明.“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中国乡村社会治理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7,9(04):92-97.[4]王宏新,付甜,张文杰.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进特征——基于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03):48-53+129.[5]王春蕊.易地扶贫搬迁困境及破解对策[J].河北学刊,2018,38(05):146-151.[6]王晓毅.易地扶贫搬迁方式的转变与创新[J].改革,2016(08):71-73.

篇五: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ResearchontheCouplingRelationshipbetweenUniversityInnovationand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andRuralRevitalization作者:闫俊[1];张博文[2]作者机构:[1]开封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河南开封475004;[2]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出版物刊名:开封大学学报页码:38-41页年卷期:2021年第2期主题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两者的共生、互动、耦合是必然的.要强化它们的耦合关系,找准二者的契合点,促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服务,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在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厘清相关概念,减少盲目性和片面性.要加强顶层设计,找到耦合共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而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

篇六: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耦合机制研究◎王国丽?罗以洪*??摘?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逻辑关系包含高度耦合性和明显差异性,构建更深层次上的主体共融机制、更宽领域的内容共通机制和更高水平的体制互促机制,对于促进我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高效率的衔接耦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文章从主体培育、载体融合、绩效评估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高效衔接耦合提供保障。??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耦合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政策叠加期,科学研判和把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两者衔接耦合机制,让二者实现互促共进,长效发展,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以魏后凯、张琦、汪三贵、李晓园等为代表的学者较早地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二者的关系是相互协调、内在统一的。豆书龙,叶敬忠(2019年)认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在内容上共融、作用上互构和主体上一致的互涵式关系;李晓园等(2018年)系统阐述了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功能上的互构性、价值上的一元性和主体上的共通性特点,认为两者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共存共促的关系;章文光(2019年)分别从任务逻辑、范畴逻辑和时间逻辑的角度阐释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承接的关系;还有部分学者认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存在有差异和不同。张琦(2019年)阐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差异,认为前者具有特殊性、局部性、紧迫性和突击性,后者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渐进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关于两者各自怎么发挥作用,魏后凯(2019年)认为,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汪三贵等(2019年)强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在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体制机制与基层治理、公共服务与生活质量等方面。学者们对两大战略逻辑关系的论证比较充分,对如何推进其衔接发展路径的研究值得参考和借鉴。但现有的研究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追踪性调研仍然不够,缺乏有实践意义的制度分析、机制构建与政策设计。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乡村振兴是要到205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脱贫攻坚着重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补齐贫困地区的短板,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旨在促进乡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下,只有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内容共融,发展相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脱贫攻坚所包含的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生态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内容与乡村振兴所要求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绿色发展、生活富裕等内容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要义一致,范畴互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都是“三农”工作的应有之义,一方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继承发展关系,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更高目标,是脱贫攻坚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随着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绝对贫困得到有效解决后,相对贫困问题便会成为主要矛盾。另一方面,脱贫攻坚包含在乡村振兴要义中,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包含的是整个农村地区。体制互促,共同发展。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是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关键。脱贫攻坚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并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责任制,“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宝贵经验。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打造农业产业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构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同样可为下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提供思路指引。(二)明显差异性使命和任务不同。自“精准扶贫”思想提出之后,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得到深入推进,此时脱贫攻坚瞄准的对象是建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一)高度耦合性目标相通,阶段相辅。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共同目标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总体目标具有一致性,但两者在发展阶段上有区别。脱贫攻坚是要在2020年实现第一个※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17BJY021);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省领导圈示、指示课题《打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研究》(QS2019004)阶段性研究成果。-35-

  档立卡贫困人口或贫困地区,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实施阶段是2013年至2020年。2017年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到2020年之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由脱贫攻坚逐渐转向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瞄准的对象是全部农村人口或农村地区,要解决的是相对贫困问题,实施阶段是2018年至2050年。可以发现,两大战略由于提出的背景不同,其使命任务也不同,乡村振兴战略在时间上、瞄准对象上和解决的问题上都要比脱贫攻坚的范畴更广。目标和要求不同。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乡村振兴的目标分三个阶段实现,具体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和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可以看出,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比脱贫攻坚目标更加长远和丰富。在发展要求上,脱贫攻坚的总要求是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稳定增收,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后者的要求同样比前者范围深远。二、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耦合机制构建通过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可从实施主体、实施内容和体制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两大战略衔接耦合机制。(一)更深层次上的主体共融机制在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之前,应适度地将关注范围进行扩展,借助政府引导和市场资源配置“两只手”将政策或要素向非贫困地区或非贫困人口倾斜。政府层面要做好规划统筹,政策统筹,工作统筹,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市场层面要积极培育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起生产发展的主动性,消除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提高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2020年后,还要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和地区进行长期的追踪和关注,防止其出现返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主体共融机制如图1所示)图1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主体共融机制(二)更宽领域的内容共通机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要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教育、乡村治理和民生保障五个方面建立共通机制(如图2所示)。-36-图2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内容共通机制第一,推动产业扶贫、生态扶贫与产业兴旺衔接耦合。一是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定粮食基础性地位为前提,调整粮经作物的结构。二是纵深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区域实际确立主导产业或优势特色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三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产业组织体系。积极引进或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扶持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领办或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强化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完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四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绿色发展贯穿到农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实施化肥零增长使用,推广使用有机肥;集中处理和回收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施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第二,整合生态扶贫、村庄整治、异地搬迁、基础设施和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与生态宜居衔接耦合。一是压茬推进易地搬迁。以生态宜居为原则确定易地搬迁,重视搬迁后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可致富、能融入。二是推进生态扶贫、村庄整治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生态宜居为原则,进一步扩大对村庄外貌、庭院、生活娱乐场所、厕所等的改造力度;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和垃圾收运处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庄交通、电力、通信、安全饮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覆盖,强化日常强维护和管理。三是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创新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和标准问题,逐步扩大改造农村危旧房屋范围,提高危房改造补助标准,确保农户住得安全、住得舒适。第三,强化教育扶贫与乡风文明衔接耦合。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将非贫困地区、非贫困人口纳入教育保障体系范围,将工作重点逐步

  由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和高中教育入学率转向提高教育质量上,有条件的地区可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实行12年义务教育。同时,重视职业教育和农民技能培训教育,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知识和技术,培养一批学得好、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和技能型农用人才。此外,还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既是精神贫困的解决之道,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的途径。第四,推进教育扶贫、干部驻村扶贫与治理有效衔接耦合。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基层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加大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强化基层干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力。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等经验,乡村振兴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驻村范围、时间、方式、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切实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第五,聚力各项民生扶贫与生活富裕衔接耦合。生活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任务,是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问题之后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任务。首先是要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贫困地区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投入,补齐贫困地区教育和卫生短板。其次是要促进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此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真正地富起来。最后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适当将对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政策扩展到全体农村居民民;建立长效可持续的医疗保障体系;加速全民重大疾病、慢性病救助政策的完善。(三)更高水平的体制互促机制建立健全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耦合的有效保障。脱贫攻坚成功实践了一整套工作机制、责任机制、以及考核评估机制,这些可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在实践中,乡村振兴战略也可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五级书记一起抓的责任机制,建立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绩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保障。三、政策建议通过衔接耦合的实现机制分析,提出从主体培育、载体融合、绩效评估的对策建议,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耦合实现高效运转。(一)主体衔接:培育新型主体加快培育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自觉一方面是要激发农民的发展意识。对于少数贫困人口而言,要彻底解决其“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只能从思想观念来根除。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对贫困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文化教育,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和信心。同时,要加大对广大农民群众生产、加工、经营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和发展要求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创新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专家学者、商人、大学毕业生、社会组织等广大社会各界力量,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能力,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中去,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模式。(二)载体衔接:推进城乡载体融合构建一套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易和自由组合的融合系统首先是要加快构建城乡之间人才、土地、资金、技术等的流通渠道,促进生产要素自由平等交流和要素自由组合,让城市的资本在乡村能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让城市的人才和技术在乡村能实现其价值,逐步消除乡村产业发展的壁垒。其次是要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创造条件。乡村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情况发展比较优势产业或特色优势产业,根据当地的劳动力素质、数量、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发展规模适中的项目,项目运营要关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位一体”;在原有产业扶贫项目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三)监管衔接:优化绩效评估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在监管上的衔接首先要建立绩效考核标准,从“三农”发展的整体战略要求出发,对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相关领域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其次是要建立健全衔接工作的责任清单,强化绩效管理,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发展的功能协同和责任倒逼,尤其要考察干部的责任担当行为,要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发展作为党政干部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和选拔的重要标准。最后要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育。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党性修养,联合当地党校、高校等机构,加大基层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不断更新基层干部的知识库,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动力。参考文献[1]豆书龙,叶敬忠.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及其机制构建[J].改革,2019,(01).[2]李晓园,钟伟.乡村振兴中的精准扶贫:出场逻辑、耦合机理与共生路径[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8,(05).[3]章文光.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有效衔接[J].人民论坛,2019,(04).[4]张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人民论坛,2019,(S1).[5]魏后凯.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J].农村.农业.农民,2019,(B版).[6]汪三贵,冯紫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逻辑关系、内涵与重点内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37-

篇七: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耦合新路径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我国最大的特色乡村资源,农民自然村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民俗。而如今,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乡村地区的青壮年不断外出务工,导致了农业生产和乡村经济的发展萎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不高,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当前加快乡村振兴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创业的力量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其社会创业的功能可以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新路径,将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步。

  1.发展多元化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发展多元化产业,而大学生社会创业则可以在产业发展方面提供很多有价值的创意和想法。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业实践,可以深入了解农户的生产经营状况,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技术特点,帮助当地农民发展适应本地特色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土特产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推广文化旅游

  乡村旅游是当前发展的重点之一,而传统农村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可开发的空间很大,需要大学生在发掘乡村资源和文化底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主题康养等多种类型的旅游,结合体验式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文化旅游项目的深入推广,实现农村旅游的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

  3.创造乡村教育机会

  乡村教育是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大学生社会创业也可以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通过开设农村教育辅导班、志愿者教学、科技外出指导等方式,帮助小学和初中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大学生和当地村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发挥社会创新智慧

  大学生社会创业拥有很强的社会创新智慧,可以通过与当地的乡村组织、村委会、政府部门等各方建立联系,提供有关乡村发展的创新理念和方案。例如,利用互联网和现代技术手段,开发智慧村庄、数字农业、人工智能等创新项目,为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并能进一步激发出乡村地区的潜力和活力,推动乡村振兴进程快速发展。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为大学生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提供更多的支持。

篇八: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

  摘要:随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四部门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加快培养拔尖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振兴给予政策指引。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乡村振兴战略;耦合机制

  1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机制的价值归旨

  1.1培养“现实的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的价值取向

  第一,人的生物性形态。马克思认为,“人作为有生命个体的存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人来自大自然,又要不断反思自身的特征和表现,这折射出人作为存在物与类存在物的复杂性质。因此,人自然而然具备不断发展的特质,而生物性以潜能为手段赠予我们相应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借助知识技能得以激活,而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学习知识技能、维持生物特性的重要手段。第二,人的生产性形态。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定的个体,必然以某种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就是社会生产。人在社会生产中逐步形成了由生产者到职业,再由职业形成产业的过程,逐步推动社会演化出多元产业形态,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将人的生产技能嵌入社会生产的过程。第三,人的精神性形态。马克思指出,当人开始思考理论、神学、哲学和社会时,便产生了真正的意识,人的精神性由此而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既是技能传授的活动,又是精神产生、传播和发散的过程。因此,为了保证人的精神性,乡村振兴需要传承和发扬优秀

  本土文化,最大化凸显人的精神存在。第四,人的环境性形态。人想要达到在本质上完全占有自身的状态,就需要追求“亲和”的目标。这种伦理指向重视利用人的环境亲和性来规范自身行为,使人的存在与环境相契合。第五,人的社会性形态。与单个个体具备的抽象物不同,人与社会有着非常紧密的连接,对人实施教育活动就是为了帮助个体更好地与社会和经济相连,这种社会组织关系的缔结与发展能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力量,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1.2防止返贫: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的价值任务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在如何培养人方面的探讨,实质上就是要发挥好其价值功能。人才培养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此为出发点,人才培养更要体现出本土性与民族性。这就要求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不仅要把本土性和民族性寓于人才培养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中,还要在彰显本土性与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这些功能。一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本土性有着基础性的社会功能,以面向本地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聚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具体依托支持对口技能、培养职业人员、设置特色专业等手段。从本质出发,这种做法是要发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农村的防止返贫功能,但并不意味着要把高校人才培养对普通大众的作用机械地套用在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上,实施“大水漫灌”的人力资本防脱贫,而是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分析不同人口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人才培养举措。具体来讲,是要通过产业结构技术升级来促进农村特色产业真正实践化、可用化,打破农村产业结构布局同质化的僵局,实现广大农村地区能够自力更生发展社会生产,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二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民族性指向培养人才的本质需求,即引领农村人口弘扬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将民族文化与高校人才培养融会贯通,发挥文化育人、人文兴产的功能,通过促进民族地区本身发展来防止返贫。首先,民族性要与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相结合,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各类独具特色的民族性专业,尤其注重引导和加强农村学生的主角意识,破除其对出身与乡土文化的自卑感,重新塑造乡村文化自信;其次,民族性要与培养内容相结合,围绕人文核心素养设置相关内容,使其具备与农村产业转型发展相契合的结构;最后,民族性要与自身独特资源结合,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使其转化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人文内核与精神源泉,最终解决返贫问题,实现乡村振兴。

  1.3聚焦乡土: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的价值守则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从实践目的、实践流程和实践成果三个维度凸显其实践性。具体包括:第一,构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实践目的。“个人发展”主要指个体的自我实现,重点关注人才培养要回归乡村振兴的本体价值,强调通过提高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文化环境支持来满足个体适应农村社会发展、改造现有产业的时代需求。有鉴于此,由个人价值向群体价值延伸,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不断完善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形态,最终实现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的目标。“社会发展”则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适应农村地区未来绿色经济转型,在发展逻辑上与时代同步。只有打破唯市场为导向的就业生态,才能在标准化的基础上保障广大农村地区独特的本土性和地域性,实行适应性教学和多元化管理,适应当地系统生态,最终打造集人才培养和产业振兴于一体的乡村振兴路径。第二,遵守“内在联动”与“外在求同”的实践流程。“内在联动”指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耦合的三层联动,具体为:一是在专业上的整体联动,具体可以表达为在综合考虑人才培养诉求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人力资源向农村产业及本地发展等需求方面倾斜;二是在层次上的协调统一,加强战略耦合在专业集群与产业发展布局、产业链条中的协调统一;三是在要素上的互为补充,推动人才、技能、资金、知识、技术等不同要素之间互通有无。“外在求同”主要包含政府、企业、高校和各种社会组织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共同治理,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共同建设,在人才培养上要围绕产学一体、校企合作的思路进行,重点关注有志投身于乡村振兴的高校学生,使其作为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推动农村产业的进步;二是资源共享,要以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角度看待农村人才培养,使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农村发展形成互利互通、互相影响的网络化结构关系;三是互利共赢,多元化的长效治理想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不同主体间的功能互补和互相配合,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必须激活农村人口的内生动力,在人才培养、产业扶持等方面与其他主体共同为促进乡村振兴努力。第三,实现“服务完善”到“自主创新”的实践成果。我国在历史上长期处

  于城乡二元结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体现为这些人才培养主要为城市服务,面向农村人口的知识技能支持和智力帮扶较为羸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弱化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

  2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备多维价值,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以培养“现实的人”为价值取向、以防止返贫为价值任务和以聚焦乡土为价值守则的逻辑归旨,利用人的五种存在形式来促进乡村振兴,实现高校双创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联动。

  参考文献

  [1]白广伟.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山西农经,2021,(16):144-145.

  [2]袁小平,王仓.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J].创新,2021,15(04):52-59.

  [3]殷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产经,2021,(06):61-62.

  [4]安亚虹,许乐乐,朱颖,马泽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人才需求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公关世界,2020,(22):9-10.

  【作者简介】郑韵,硕士研究生,讲师,食品工程系教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基金项目:重庆轻工职业学院教改项目(QGZYJG202204)

篇九: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乡村振兴中的精准扶贫:出场逻辑、耦合机理与共生路径

  作者:李晓园

  钟伟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李晓园1钟伟2(1.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西南昌330022;2.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精准扶贫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显在的自洽性。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三项出场逻辑:党的“三农”工作的一贯主题是它的历史逻辑;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体现是它的现实逻辑;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是它的理论逻辑。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在内容的一致性、功能的互构性、价值的一元性和主体的共通性上具有内在的耦合性。两者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共生共存共促的关系,以高质量扶贫产业、新农村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为接点,以产业扶贫推动农业强,以生态扶贫助力农村美,以教育扶贫实现农民富,这是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的三重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出场逻辑;耦合机理;共生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599(2018)05-0122-0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把“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中,精准扶贫对乡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与乡村振兴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显在的自洽性。探讨二者深层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理,思考以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领悟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因而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出场逻辑

  要弄清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必须回顾精准扶贫思想提出和实践的历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性上对其进行把握,从历史和实践的逻辑中把握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从政策的解构和实践的成效上把握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中的存在价值,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

  (一)历史逻辑:党的“三农”方略的一贯主题

  精准扶贫的前身是扶贫开发。党的扶贫开发可以分为7个阶段,即:扶贫萌芽(1938-1948)、输血救济(1949-1977)、制度改革(1978-1985)、扶贫开发(1986-1993)、八七攻坚(1994-2000)、村级扶贫(2001-2012)、精准扶贫(2013-2020)。在各个阶段,扶贫与党的农村工作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党的扶贫思想和扶贫工作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国务院成立扶贫工作专门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来抓,标志着党的扶贫工作进入组织化、专门化阶段,即扶贫开发阶段。党的扶贫方针也由救济式转向规模开发式,由输血式转向造血式。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扶贫开发。扶贫开发立足于集中发挥扶贫资金效用,利用贫困地区比较优势资源,发展商品经济,增强本地发展内生动力,促进贫困地

篇十: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关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耦合机制的思考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是近些年教育界较为时新和流行的教育教学理念,主要提倡大学教育应当注重创业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既是扎牢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教育领域“篱笆”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手段,更是促进高校大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和创新意识培养的主舞台。进入社会后,高校大学生将会面临社会就业和生存发展的抉择,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校期间提升其全面能力的重要手段和良好契机。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思政课程耦合机制的思考。

  关键词:“双创”教育;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教学理念;教学机制

  引言

  当前,各大高校立足于对“双创”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致力于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学生,对“双创”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具有一定侧重性,培养学生长期发展的意愿较为强烈。总体上,国内“双创”教育已经从初步实践实现了向体制机制的完善,更加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常规性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寓“双创”教育于内、将之有机结合的良好机会。探索“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是对“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内在耦合机制的实践探索,对大学生教育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双创”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基础

  “双创”的形成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在教育教学内容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双重创造”课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意识与时代精神和新的发展理念相吻合,改革开放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是二者之间的纽带,为将思想政治要素纳入“双重创造”课程奠定了基础。将思想政治元素巧

  妙融入“双创”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塑造正确的“双创”理念。对“双创”课程中创业等隐性思想政治要素的探索,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方向。此外,“双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双创”的素质,要求高校在“双创”理念的基础上培养,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激活学生追求的价值,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双创”价值观,提高“双创”水平。

  二、“双创”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耦合问题

  现阶段,“双创”教育虽然在我国高等院校得到广泛运用,但并不成熟。尤其在教学理念把握、方式探索、内容设计以及机制建立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也制约了我国高校“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入。将“双创”教育融入思政课程这一课题本身属于思政课程创新范畴,如何保障思政课程质量以及“双创”教育理念的落地,还需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解决课程内容创新、机制建立以及修正纠偏等问题。

  1.

  “双创”教育与思政课程教学目标的差异问题

  “双创”教育注重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倡以创新理念为指引、创业能力为保障的“双创”推进机制。相较而言,高校思政课程注重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理念教育,大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教学目标上,“双创”教育严格以实践方式打造为遵循,而思政课程则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为教学目标,因此二者教学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借助情境式模拟、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提问等形式,而“双创”教育则注重向社会学习,强调到社会、企业、具体岗位上进行锻炼。因此,二者学习目标的差异对老师要求不同、对学生考察目标不同。

  (二)“双创”教育与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的差异问题

  “双创”教育的实践性学习需要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但实际上,高校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会遵循传统的、常规的教学方案和方式,在实践合作的主体上难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将“双创”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作为一项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更加需要寻找合适贴切的合作主体。“双创”教育与思政课程各自具备不同的教学方式,虽都注重实践教学,但内外实践的差异容易造成教师教学负担的增加,并且对专业教师的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创”教育与思政课程在实践上的协同育人不能仅是纸面的探讨,更应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三、“双创”教育融入思政课程的优化路径

  (一)实现双创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当前,科学家主要就二元创新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提出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相反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创教育只能在某些方面相互联系。二是包容关系。逻辑重点在于解决德育困境或提高德育效果,通过引进双创教育理念或技术摆脱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双创教育更被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和补充。许多学者重申了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减少了双创教育。这种学术观点是普遍的,而不是一两个学者的观点。这种观点的深层原因是,对新形势、新事业和新愿景下双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教育部发表的题为"大力推进高校学生的双创教育和自主性"的意见(2010年)已经强调了这一发展趋势。

  1.

  优化课程内容供给

  课程内容体系架构上,构建了“国家创新战略+企业创新层次+个人创新能力”三大篇章结构。使学生创新课程学习主动融入国家创新战略大背景,融入企业创新真案例,融入个人成长新过程。国家创新战略部分,包含三次产业革命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产业革命发展新趋势、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布局、创新主体类别与特征、全球创新挑战与创新方向;企业创新层次部分,包括从模仿创新到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颠覆创新、原始创新等企业七个层次的典型创新经验与案例;个人创新能力部分,包括发掘个人想象力、创新力、创造力等。在相关内容设计中,强调学生创新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力养成。教学课件和教案材料中,明确教学单元课程思政目标和设计。将典型课程思政案例显性化,体现在教学课件和教案中。使授课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开展

  课程思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案例引入和实践环节设计中,紧密结合国家创新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企业创新典型案例分析,结合个人实践环节设计等,使学生在参与式、体验式教学实施中融入课程思政氛围,深度体验课程思政价值。

  结束语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伴随着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大力度、大范围不断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逐步取得新进展。同时,不同类型高校、不同类型课程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虽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和特色。本文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思政进行研究,指出创新创业类课程是最适宜开展课程思政的课程类型之一,并以作者所在高校的“创新、创造与改变”课程为例,介绍了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思政设计、实施、内容供给、教学模式和方法优化等方面的经验和设计实施路径,以期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鹏,王春.促进“双创型”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20(8):146-155.

  [2]罗浩.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新策略——评《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0(9):97.

  [3]郑晓娜,翟文豹.高校构建“三全育人”协同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0):59-63.

  [4]匡促联,李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自律[J].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4):63-67.

推荐访问: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耦合机制路径 耦合 振兴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