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渭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3-05-22 20:10:05 来源:网络

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渭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一、2008年工作回顾2008年是渭城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渭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供大家参考。

渭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渭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渭城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渭城、和谐渭城的奋斗目标,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强力推进经济发展,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圆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成功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步跨越。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大台阶。始终把跨越发展、率先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立足点,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提速进位。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142亿元,增长14.7%,五年内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16.37亿元,增长23.77%;地方财政收入突破两亿元大关,达到20034万元,增长40.41%,是建区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6.4亿元,五年内翻了两番,增长35.5%,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成功跨入全省“十强区”行列。 

二是产业发展实现大步跨越。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初步形成了能化、光伏电子、空港、热电、机械加工“五园五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51.2亿元,增长32.8%,五年内翻了两番,稳居全市第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1.45万吨,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推进村12个,引进了香港南华、山东大成、陕西石羊等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农业总产值完成9.58亿元,增长18.6%。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了东风路建材物流区、人民东路商贸服务区、新兴路餐饮区和乐育路精品区等特色街区,全区个体工商户达到4664户、私营企业达到1326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45.8%。 

三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招大引强,全年共引进项目91个,合同引进资金48.53亿元,完成投资18.28亿元。倍受全市关注的三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60万吨煤甲醇完成投资17亿元,今年9月份建成投产;多晶硅完成投资14亿元,今年5月份第一条生产线即可建成;大唐电厂技改完成投资25亿元,两台机组已经投入发电。省级重点项目机场二期扩建征地工作全部结束,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16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6.63亿元,占计划的119.67%,双10万吨气甲醇、年产5000吨风力发电等6个项目已经建成,新行政中心项目主体已经封顶,今年即可入驻,其余项目均达到或超过计划进度。同时,积极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共梳理包装项目10大类145个,成功争取项目30个、中省市资金7000多万元。  

四是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坚持以旧城改造和“双创”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完成了河堤路、13号路改造工程,配合市上完成了泾渭新区重点工程上林大桥主体建设,开工了兰池大道、渭河横桥,启动了空港大道和新贺路建设。强力推进旧城开发改造,共实施拆迁项目17个,涉及拆迁面积200多亩,完成明清城区仿古改造239间,先后对18条城市次干道和27条背街小巷进行了整修改造,顺利完成了迎宾大道南延段拆迁和窑店镇、底张镇街道整建任务。累计投资8450万元,建成新农村示范村7个、先进村11个,新修通村公路39.53公里,全面完成了行政村通村公路建设任务,解决了3.0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五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全市率先启动民生八大工程建设,334个项目开工建设了333个,开工率达到99.7%,完成投资10466万元。积极筹措资金7000多万元,妥善解决了医疗、住房公积金、津补贴及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明显上了一个大台阶。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输出劳务人员2.1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0.3%。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55元,增长1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18元,增长17.3%。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困难弱势群体救助、城镇居民医保、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3.56万人,参合率达90%。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建成了全市首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民生东路社区卫生服务站。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入征地阶段。扶贫救济活动深入开展,向地震灾区捐款200多万元,困难群众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六是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配合市上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火炬渭城段传递工作,成功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型庆典活动。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投入3587万元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农村“普九”债务化解工作提前圆满完成。不断巩固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计划生育率达到99.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5‰。切实加大文物技防设施投入,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强化物价监测,沉着应对“三鹿奶粉”事件,全区市场稳定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成功关闭了天成焦化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83%。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坚持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办理省、市、区人大代表建议42件、政协提案40件,办复率达100%。积极扩大政务公开,坚持重大问题讨论征询制度和公民旁听区级重要会议制度,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宣传,依法治区工作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区级领导大接访活动,妥善解决了一批突出的信访问题。深入开展“平安渭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另外,审计、统计、监察、科技、人事、工商、宗教、技术监督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大得多,但取得的成效比预期要好得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区上下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从宏观形势和外部环境来看,国际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将在今年进一步显现,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从全市范围看,周边县区发展增势不减,提速进位竞争激烈,尤其是北部一些县区指标快速攀升,对我区形成较大压力。三是从我们自身来看,我区的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总量还不够大,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涉农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工业经济虽有所增强,但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能支撑经济发展的企业和项目还不多;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偏低。另外,发展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服务意识不强、吃拿卡要、“三乱”行为仍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9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加快推进率先发展,实现“争一进五”目标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挑战和机遇并存,机遇更大于挑战。一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政策,把保增长作为宏观调控基本取向,政策密度之大和覆盖面之广前所未有,投资强度之大和下拨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为我区争取项目、资金,加速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必然加速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核心区域的渭城,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二是随着西咸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渭城建成未来大西安的“新浦东”,并成立泾渭新区,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在政策、资金和项目方面全力扶持渭城发展,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三是多晶硅、60万吨煤甲醇、大唐电厂技改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年内相继投产,单晶硅、德龙航空等一批大项目将相继开工,为渭城的发展积蓄了巨大能量,必将推动渭城在今后几年实现跳跃式发展。四是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提出今后几年“争一进五”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极大激发了全区上下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热情,为实现新跨越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抓住当前的大好机遇,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加压奋进,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创造出渭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辉煌。 

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市委五届五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打造未来大西安“新浦东”的战略目标,以“争一进五”为主线,以泾渭新区和城区两大平台为载体,倾力实施招商推动、项目带动、投资拉动战略,加快发展园区经济、城市经济、农村经济、民营经济,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跃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总体要求是:“促增长、调结构、优环境、争第一”。 

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170.4亿元,增长20%,力争177.5亿元,增长25%;农业总产值10.34亿元,增长8%,力争10.53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1.44亿元,增长20%,力争309亿元,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6.96亿元,增长40%,力争183.28亿元,增长45%;地方财政收入23239万元,增长16%,力争24040万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59元,增长18%,力争16941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020元,增长18%,力争5233元,增长2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8%。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速推进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紧紧依托泾渭新区大平台,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思路,聚全区之力推进“五大园区”建设,强力拉动渭城经济快速发展。 

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设未来大西安“新浦东”的要求,配合泾渭新区管委会加快制定泾渭新区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加速推进“四桥八路一通道”建设,确保上林大桥、兰池大道、空港大道、新贺路、渭河横桥、五陵塬旅游路东延段尽快建成;加快启动正阳大桥、正阳大道建设,打通与西安、泾阳的连接,搭建泾渭新区东部发展平台;加强与市上衔接,力争尽快启动上林大道、秦汉大道、208线改道、朝阳四路立交桥和金旭路防爆通道工程,搭建起“四纵五横”的路网大框架,实现与西安全面对接。按照“九通一平”标准,加快启动空港产业园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争2-3年完成建设任务。 

围绕“五大园区”打造“五大产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园重点要确保多晶硅项目上半年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第二条生产线开工建设,力促单晶硅、德国微电子等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加大多晶硅下延产品的引进力度,加速产业集聚,努力打造国内较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能化工业园重点是加快长庆石化1000万吨扩能、60万吨煤甲醇等项目建设,确保长庆石油商业储备库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不断扩大能化工业规模,使其真正成为领跑全区工业发展的龙头产业。空港产业园重点要加强与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合作,加快项目运作,确保艾威科技、德龙航空等第一批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热电工业园要重点抓好大唐电厂技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尽快开工,不断壮大热电工业规模。机械加工园要围绕高强度螺栓、金鼎钢构等项目发展,引进一批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类项目,力争在2009年使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3-5年努力,基本形成以五大园区为支撑、产业布局合理、企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全力促进辖区企业发展壮大。针对辖区现有中省市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现状,积极推进企业调结构、创名牌、提规模,改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政府各级领导要主动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度过难关。要建立健全投融资体系,尽快成立区级投资担保公司,通过市场运作,破解企业发展、园区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积极推进环境治理。围绕把渭河打造成西安·咸阳“城中河”目标,积极配合市上按照3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加快推进渭河北岸堤防加固和渭河综合治理,全力打造支撑泾渭新区开发、融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平台。积极抢抓国家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的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引进高附加值、环保型大企业,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改组改造,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品和企业,努力将渭河北岸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区。 

(二)倾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坚定不移地推进招商引资。坚持“科学、理性、绿色、效益”招商理念,积极抢抓东部和西安产业转移机遇,充分发挥园区平台优势和商业协会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大企业、大财团的引进力度,力争年内引进3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紧紧围绕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加快包装引进一批符合国家政策资金投向的项目,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 

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年内建设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20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39亿元。分别是多晶硅、60万吨煤甲醇、大唐电厂技改、长庆石油商业储备库、真空压缩机及微波机板生产基地和天然气压缩机等6个产业化项目;区行政中心建设、空港大道、新贺路、机场二期扩建、上林大桥、兰池大道和渭河横桥等7个基础设施项目;日月星城小区、东风路建材市场改扩建、汉都国际广场、中储咸阳东风路装饰建材城、光辉村改造等5个经营类项目。对确定的重点项目,按照开工项目抓进度,续建项目抓投产的要求,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夯实包抓责任,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下茬立势优化投资环境。深入开展“优化投资环境、保障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大项目办和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作用,持续不断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严查“三乱”行为,坚决打击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努力把我区建设成西部投资和发展环境最优的区域之一。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建设富裕文明新农村。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统揽,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发展,促进农村全面繁荣。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按照“稳粮、优果、增畜、扩菜”的思路,全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真正使渭城成为西安、咸阳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果业发展以调整优化果业布局和发展优质果品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香港南华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在北部打造万亩杂果林基地,年内新增杂果林3000亩以上;畜牧业重点以陕西石羊、山东大成集团为龙头,在东西四号路和旅游路两侧发展果菜畜一体化养殖基地,年内新增奶牛1000头、家禽100万只。蔬菜业重点在河堤路以南发展清水莲菜基地,年内完成3000亩建设任务。积极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年内每镇至少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推进村2个、种养殖基地1个,引进1000万元以上的涉农龙头企业1-2户。 

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抓好七件实事:建设市级新农村示范村5个、区级7个;加快村内道路建设,使全区25%的村实现村内道路水泥化;实施人畜饮水工程,解决3万人饮水困难;完成0-5公里范围内改厕500座;建成户用沼气池1500口、村级沼气综合服务网站10个;建成绿色家园示范村10个,绿化主干道路30公里,绿化造林3000亩;新建农村信息服务站30个,实现农村信息服务全覆盖。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方式转变,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争取土地效益最大化。加快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加强动植物防疫、保险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病抗灾能力。启动“家电下乡”活动,拉动农村消费。积极实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不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就业和创业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繁荣城市经济。 

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区域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不断提升第三产业的规模和水平。重点依托咸阳机场,加快空港产业园物流区建设,全力打造国内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以银都国际一期、二期项目为龙头,在永绥街以西、乐育南路以东区域,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打造现代化商务服务区;围绕东风路建材市场建设,大力实施商业改造,做大东风路建材物流区;以北大街开发改造为契机,积极发展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重现昔日繁荣景象;以新兴路、抗战路为主,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不断提升美食街的品位和特色;以中山街为主,积极引导发展仿古工艺和旅游精品专卖店、特色店,努力将中山街塑造成咸阳的“名片”式街区;以地热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为主,实施一批集供暖、洗浴、足疗为一体的地热综合开发项目,做大做强“地热名城”、“养生名城”两大品牌。同时,加快制定文物保护整体规划,高起点、大手笔策划包装一批文物旅游项目,年内启动建设周陵文化主题公园、周陵博物馆和秦宫遗址公园3个项目;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引导民俗体验、农业观光等特色旅游板块式发展,形成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三位一体”的大旅游体系,做大渭城旅游品牌。 

(五)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努力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 

坚持把旧城改造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实现渭城再次腾飞的一项重大工程,迅速掀起中心城区大开发、大建设高潮,努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靓丽”新渭城。年内全力推进西门口利民村改造、北门口西南角、仪凤东街北侧等6个旧城改造项目,抓好人武部机关置换新建工作,加快城中村无形改造和明清城区改造步伐,完成东风路建材市场、光辉村和城内背街小巷改造任务。合理规划行政中心周边区域发展,加快推进开发改造,努力将该区域打造成支撑城市北部发展的大平台。继续以双创工作为抓手,扎实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六小”治理、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加大城区主干道路绿化、亮化、美化,积极推进“万棵大树进城绿化工程”,改善城区面貌,提升城市品位。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建成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座,新建、改建公厕10座。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城市管理的法制化、人性化、精细化。扎实推进区、镇、村三级联创,广泛开展社区性、群众性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城市形象。积极抢抓关中百镇建设机遇,高起点制定镇村规划,力争6镇全部进入关中百镇建设计划。年内抓好正阳、周陵、北杜3个小城镇建设,确保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完成52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和机场二期扩建涉及3个村的搬迁新建任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六)切实改善保障民生,全面推进和谐渭城建设。 

全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技示范基地2个;加大教育投入,完成高职中实训楼、八方小学综合楼和4所新农村卫生校园建设;突出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三大重点,完成城区四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底张中心卫生院扩建和周陵、正阳、北杜、渭城卫生院设备购置项目,抓好疾控中心实验楼、卫生监督所办公楼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2%以上;建设农村中心敬老院,建成农民健身广场10个、农家书屋30个,完成周陵、北杜2个文化站建设任务,完成五镇一办中心计生服务站建设,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 

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扩大医疗、工伤、生育、养老、失业五大保险扩面工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建立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范围,使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社会保障率达到20%;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三大创业”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全年新增就业80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年转移劳动力25000人次;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有效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和机关干部住房问题。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渭城”创建活动和严打整治斗争,加快“天眼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预防犯罪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抓好“五五”普法宣传,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市场监管和价格执法,确保食品安全,防止物价大起大落。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渭城正处在大步迈进、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要求政府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全局、执政为民的能力。我们一定要以富民强区为己任,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将困难多、危机大的2009年变成渭城大发展、大跨越的一年。一是让人民群众看到推进经济发展的决心和成效。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当前金融危机不断扩大、挑战增多的情况下,政府抓工作的信心如何、成效如何,直接影响着群众和企业的信心,影响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当前金融危机,既要看到“危”,更要看到“机”,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大思路谋划发展,大力度推进工作。要迈开双脚,走进企业,深入农村,破解发展难题,重点在园区建设、农村发展、三产繁荣、招商引资等方面扎扎实实定措施、求突破。要创新考评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围绕全年目标任务,逐旬逐月反复抓落实,做到“落地有声、抓铁留痕”,确保干一件成一件,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真切感受到渭城发生的巨大变化。二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的成果。建设民本政府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目标。要始终从群众最关心、最实际、最迫切的事情抓起,下功夫在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方面出实招、求实效,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进一步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救助、安全稳定“五大”体系,真正做到民生发展配套落实、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优化,让群众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让人民群众满意政府的工作作风和效能。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创造一个开放、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强化安全应急管理,加强对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以及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监管,不断提高为民施政的水平。自觉服从区委领导,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群众、舆论的社会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大力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三问”活动,努力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工商联等团体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努力形成万众一心、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树立起“人民政府为人民”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充足的干劲,更加扎实的作风,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推荐访问:政府工作报告 城区 渭城区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